第一百八十五章 夜有所梦(1/2)
“万岁!御膳做好了!……”随着尖声的禀报声响起,在汉宣帝嗓音有些暗哑的随口一句‘送进来吧’的回应中,大太监刘行丙已经端着一个大大的托盘小心的走进了偏殿。
“万岁您用膳,微臣就先行告退了!”马上站起身的纪啸,连忙躬身向汉宣帝提出了告辞。
“爱卿也忙碌了多半夜了!肯定也是有些腹空了。就留下来同朕一起用一些吧!再说,现在的皇城还没开城门,爱卿你也出不去皇城啊!”脸色显得十分疲惫的汉宣帝,随和的开口挽留着纪啸。
“微臣不饿。微臣估摸了一下现在的时光:这一整夜可能也就快要过去了?想来皇城也就快要开城门了。之前前来偏殿的路上,微臣曾遇到过太后千岁的贴身宫女,其传太后的懿旨说‘太后千岁让微臣离开皇城之前、要前往长乐宫一趟去面见太后千岁’,微臣现在就去长乐宫面见太后。待微臣见过太后千岁之后,想来皇城也就该开城门了,微臣就当马上赶回城外的军营。现在正是需要加紧编练的时光,微臣一刻不在都不太放心!”推辞着的纪啸,借机也把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招他前去长乐宫见面的事禀报给了汉宣帝。
小心行得万年船!纪啸身为一名外臣,同内宫有所来往、勾连自然是容易引来闲话。故而,他这样恍若请示汉宣帝似的说出来、光明正大的前往,就是要避免汉宣帝可能对他产生的不必要猜疑。
“哦,母后可能也是在关心此事吧?几十年来朝廷内外一场场的血雨腥风,也确实令人想起来就会胆寒哪!母后一个人独居于长乐宫,也有可能是有些寂寞的思念其母了?见到母后乖巧些,多挑他老人家爱听的话说。也不知母后现在回没回长乐宫?朕离开皇后的居室时,母后当时还在陪着皇后……。”汉宣帝与其年龄极不搭调、显得老气横秋的对准备离开的纪啸交代着。二十一岁的少年皇帝管十八岁的少女皇太后叫‘母后’、称呼‘老人家’,听起来还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承然,纪啸开始准备想要阻止淳于衍给许皇后下毒之时,就是由少女皇太后上官婕给他和汉宣帝牵的线。现在,汉宣帝自然是也就联想到上官婕召见纪啸是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纪啸向已经准备吃夜宵的汉宣帝深施了一礼后刚向偏殿门口走了两步,就又停下了脚步。转身望着正抬头目送着他的汉宣帝和正在书案前忙乎着摆放杯、盘、碗、筷的刘行丙再一次的叮嘱道:“万岁随后就要让刘公公马上去处之淳于氏呀!此妇实是祸乱之源!只要其开口,无论其是如何的说辞,就都难免会惹出一场莫大的风波!早些处之,才能早些免除这个莫大的隐患!现今乃是需要尽量的求安、而非求变之时。……”
汉宣帝点了点头、咬着牙说到:“朕马上就会派小星子去把此事办好!朕今夜可能也是要无闲暇安枕了?进些食后,也就快到早朝的时光了。朕会在早朝之前让小星子把此事处理妥帖,也好在朝会时就颁下旨意。让爱卿费心了!”
本来,纪啸还想向汉宣帝事无巨细的再交代一句:处理完淳于衍以后,堂而皇之的在朝会上正试的颁布诏书就可以了,尽量不要同张安世、丙吉、魏相等他这些嫡系亲信再过分的密议。以免引起霍氏的注意,怀疑汉宣帝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还会有其他的行动。但纪啸想了想,就又把溜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究其原因。一方面纪啸是考虑到汉宣帝已经为帝三年,对于朝廷中枢的权谋猫腻要较自己经验丰富得多。凭借汉宣帝坚韧的隐忍能力和机敏的心智,他会酌情处理明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在有意识的避嫌,张安世、丙吉等毕竟是恍若汉宣帝的父执一样的、一路扶持着汉宣帝上位的朝廷重臣,无论是经验、人脉、势力、品级等都是自己这个小小的御林军副尉所无法比拟的,自己显得絮烦的说得过多,同样也有离间汉宣帝同他的这些嫡系亲信重臣的亲疏之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