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莫名其妙(1/2)
在汉代比较正式的会客、议事场合,其实比较流行的乃是各居一席、面前的‘席’摆放的则是一张矮脚的几案。当然,龙案、帅案、官衙的公案等乃是高高在上的一张高脚几案,下面、两侧的臣属、将领、衙役等则必须恭敬的站立听宣、听调、听从吩咐。
就因为在比较正式的会客、议事场合是这种形式,因而也就让参与的人等基本上是‘席地而坐’。‘席地’并不是说就要坐在光秃秃的地面上,而是坐在铺有毡、毯之类物品的地面上。因而,坐姿就也必须要有所讲究。否则,参与之人的两条腿也就会摆放得形态各异了!其实基本的坐姿很简单,那就是:膝盖着地,脚掌向上,臀压掌(脚掌)上。就是因为这种形式,宫室或贵族摆宴时,就会屋子里面满?‘筵席’。同时入室者须脱履,位卑者尚须脱袜、跣足(光脚),以示对上位者的尊敬。
而皇太后接见纪啸的长乐宫偏殿,会客的方式就是这种形式。身为主人的皇太后上官婕,自然是高高在上的在正面独据一席、而且身下所坐的还是要高出平地数分的软榻。所坐位置稍高一些,以俯视的姿态出现,自然是能够彰显出主人身份的高贵了!宽敞的偏殿东、西两侧(高据在上的主人位置是坐北朝南),则是两排矮脚的作席,是留给客人、或是觐见之人来坐的。当然,能够有资格在大汉帝国帝王他‘老娘’这里获得一个坐席的人,也同样是要具有身份、地位不是一般的人。
就身份上而言,现在的纪啸其实就连觐见皇太后上官婕的资格都不具有,那就更别说能在皇太后上官婕面前具有获得一个座位的资格了!如果以纪啸的身份勉强、通融的必须要觐见皇太后上官婕,按规矩本就是‘一介草民’的纪啸,就必须要俯身撅腚的跪在正面回话,甚至连站着回话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虽然因抑郁、孤独的际遇而造成了性格上显得有些懦弱的皇太后上官婕,她能够在原历史几十年高据在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的位置上(虽然没有任何的实权、但毕竟地位尊崇无比),其头脑也并非是太过于的简单,心智也同样的灵慧无比。可想而知,汉武帝临终托孤的三大重臣、其中两人(霍光、上官粲)高级的遗传基因的结合体,上官婕的心智能是普通、一般的吗?
可能也是想给纪啸一些面子?在纪啸把两大箱子的服饰放到了偏殿的正门之外(还需要由宫女们仔细的检查一遍,才可以拿进去给皇太后上官婕观看、试穿),在宫女的传报声中躬身低头的走入偏殿之中,纪啸跪拜大礼参见、高呼千岁之后,皇太后上官婕就已经声音轻柔的开口说到:“尔乃是家母所委派之人,自然就可把尔看作是私宅的近身家人。其他的礼节就不必过分的遵循了!尔先去一旁坐下,稍待本宫还有话要对你相问。”皇太后上官婕好算还比较看得起的没让纪啸按礼节没完没了的‘撅在那里’!
其实有些事纪啸以前也是想得过于简单了!而实际上清楚一些的霍成君,由于性情上本来就有些‘马大哈’、再加上因同纪啸正处在春情翻涌的阶段,不免思维有些恍惚,也就把有些严格的礼仪规范给忘记了。
按正常的礼仪规范,其实本就是‘一介草民’身份的纪啸,如果因特例必须入宫觐见皇太后上官婕,纪啸也必须要首先由宫内负责礼仪的太监来教授、习学觐见皇太后上官婕的各种礼仪,而后才可被领去觐见。现在这些程序不仅都给免了,就是纪啸刚才自以为已经对皇太后恭敬到位的跪拜大礼,其实也根本还没能达到标准。觐见至尊帝王要‘三拜九叩’,觐见皇太后同样也差不多,哪能像纪啸那样的几个头磕到地上就算了事?还不数一下自己到底儿是磕了几个?
告罪、谢坐之后的纪啸去一旁、末端的坐席跪坐下来以后,有些过于大胆的低首用眼角扫着皇太后上官婕,想看一看皇太后上官婕接下来的反应。然而,皇太后上官婕接下来的作为和反应,却让纪啸有些莫名其妙的摸不着头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