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螟蛉义子(1/2)
内心里赞叹着张安世毕竟一生均浸淫于军旅生涯、战略眼光和战术谋划也确实高人一筹的纪啸,脱口附和着张世安的话头兴奋的说到:“侯爷所言大佳!如此一来,我大汉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军力和补给的消耗,亦将会大大的缩短总体战略实施的年限。侯爷真不愧是我大汉朝的擎天一柱也!”
适当的对张安世进行了一番‘吹捧’之后,纪啸话头一转神色凝重的接着说到:“然此等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下也只能是在二位侯爷面前略提些建议而已,以便对我大汉朝的国策有所辅助。至于具体将如何的行之,实是还需要身为朝廷重臣的二位侯爷禀明圣上、详尽的商议运筹后方会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非一时一刻间就可速行之也!”
“大军一动、干系万千哪!”张安世点着须发斑白的苍首接话到:“贤侄说得对!不过,也勿怪子卿对贤侄颇为看重,贤侄也确实才略不凡的继承了令祖纪公的忠义之风。令老夫也颇为纪公感到欣慰!此策的筹划与实施,确如贤侄所言:须经朝廷的详尽商议。也许经年之后才可实施、又也许几年或几十年才能见到成效。故而,此事当不急在一时。实则说来,急也是急不得的呀!唉!贤侄为什么不早来京城年许哪?否则,数月前的五路大军并出,不就可以把贤侄所言的战略提早的融入其中了?”
稍显得有些遗憾的张安世,说到此则转首望着主位上的苏武说到:“近日已有多份军报传回:由于大军的行动迟缓,致使匈奴人已经远飚。此次的五路出击可能是均要劳民伤财的无功而返哪?看过军报的万岁也十分的震怒!据那日万岁同大将军(霍光)及老夫等商议的情形估测,以老夫看来:现在已经在退军途中的各路将领,也难免会受到追究啊!”
张安世话锋一转,显得有些忧心冲冲的说着的同时,苏武的神色上也出现了落寞、黯然的神色,“咳、咳!”的咳嗽了两声摇了摇头叹息道:“此又是大将军清除军中异己的大好时机呀!”
承然,涉及到朝廷中枢的重大决策,‘白丁’一个的纪啸既插不上言、也不具备插言的资格。因而,也只能是坐在那里的望着两位大汉朝的朝廷重臣交谈而默默的不言。同样,从苏武和张世安简短的对话中,纪啸也听出了苏武和张安世、特别是苏武对大权独揽的霍光也颇有微词。无论苏武的情操有多么高尚、心胸有多么开阔,但毕竟也是个有情感的人。唯一的儿子间接地死于霍光之手,这也是苏武内心里永远无法磨灭的‘痛’!
“呵、呵!好了、好了!就别让少年人再听我们两个老古董议论这些烦心的事了!”张安世可能是即是为了缓解显得有些沉闷的气氛、又是因纪啸这个‘外人’在场而不便过多的议论内情十分复杂的朝廷军政大事。向苏武打着哈哈的同时,也转移注意力的调侃苏武到:“子卿派人延请老夫时,来人言说‘子卿请老夫过府小酌’。不知子卿的酒菜可曾准备妥帖?如子卿心疼破费无有准备,当时子卿就应领着纪家贤侄前去老夫府上、让拙荆整治些酒菜来款待纪家贤侄?老夫是不会在意这几两酒钱的!呵、呵!”
“子儒你可算了吧!要知道令夫人也已经年过花甲了!还整治酒菜?令夫人每日里还得纺线、织布的给你裁衣已经够劳累的啦!堂堂的大汉朝万户侯,却不知怜惜老妻的硬逼着老妻每日里给你劳作。子儒不是还另有他念吧?咳、咳!其实酒菜早已准备好了!也就是在等子儒唠叨完开席了!咳、咳!”苏武干咳着不依不饶的对张世安反唇相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张安世是诚心想把老妻累死,好另娶娇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