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布衣侯爷(1/2)
时间过去不久,仆人就已经前来禀报:张老侯爷已经来到了府门之前。“咳、咳!小友!快随老朽出门去迎接子儒!”苏武想当然的就以为纪啸应该知道来的是谁的招呼着纪啸的同时,也从主位上站起了颤巍巍的身形。子儒?还真是张安世呀!心里暗想着的纪啸,忙含笑点首也站起了身,跟在脚步蹒跚的苏武下身后,向大堂外走去。
龙生九种、种种各异。父子两代均得到执政的帝王极度信任、荣耀无限的张世安父子,既有着在做人上的相同之处,又有着在能力方面的极大差异。张安世、字子儒,目前身任大汉朝的大司马右将军、富平侯,是大汉朝军方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而其父张汤,则是汉武帝刘彻当政期间的著名酷吏。
张汤: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缉,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因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的构陷,被强令自杀。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赐。张汤虽用法严酷,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少有的一名廉吏。
脑海里浮现出张安世早已过世的父亲张汤(其实现在张世安也年近七旬了)的过往历史的纪啸,也不由得在心里大声感触:张汤一生清廉俭朴、用法严酷,看来在家教上也同样的严苛。否则,安能造就出张安世的‘布衣侯爷’的美誉?
事实也如此。当年廉洁自律的张汤,虽然在施政之时因过于严酷而结怨甚多,最后被人构陷而被逼自缢;但其传家的清廉品德,却完全的传承给了如今手握重权、爵位高居万户侯的儿子张安世。在清廉这一点上,父子二人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完全一样。这就是父子二人之间的共同之处。而父子二人的不同之处则也差异甚大:张汤为官期间主要从事的是施政、掌刑;而张安世则是从事的统兵、掌军。
‘布衣侯爷’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目光锐利的纪啸,从苏武躯干佝偻的身形之后远远的就已经看到了已经下了马、一身布衣便装的张世安的的形貌和打扮。张安世不愧是行伍出身的军方统帅!现在已经年近七旬的他,出门代步竟然还能骑马?中等身材、脸色红润的张世安,与苏武形成巨大差异的是:张世安有着腰身挺直的军人特有的健壮体魄。张安世同身形细高且佝偻的苏武相比,各方面均是相反的:细高的羸弱,粗矮的健壮。
而张安世与苏武相较,也不是没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二人均是一身的布衣长衫。同苏武一样,二人须发斑白的苍首均没加戴任何的头饰,灰白的发髻也仅仅是用一根丝带绑扎着。当然,张安世的须发浓密,而苏武的须发则稀稀落落。二人这也应该是在休闲之时的装束;如果是参加朝会或是处理公务,服装和头饰是要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的,自然必须要正装、盛冠。否则,衣冠不整的上朝,也会招来御史‘亵渎圣颜’的诟病和抨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