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2/2)
我:“到现在为止,我只知道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统计专家是干什么的?不知道。拿起大锉,老师指点指点,就能够把铁棍锉平,这就叫锯响就有末。”
周易:“成不了大器!”
小王:“学点工业技术知识,做工业统计也是必要的嘛。”
杞芳:“不管怎么说,上工厂实际操作操作,比憋在课堂里听讲强。”
春山:“知识不是仅仅是写在书本上那些,书本上学完了,不会做,你还是没有知识。当然,不能说锉锉铁,就掌握了钳工的知识。”
《金属工艺学》的实习课,有实际操作,也有参观浏览。比如,龙门刨、大型车床、水压机、锻锤、自动机床、精密仪器就只能是看一看工人师傅操作,听一听工程技术人员讲解。
通过自己操作见到成果的实习,至今仍还有一些印象。
焊接是金属加工中重要工艺。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熔焊和压焊。实习的重点是熔焊,熔焊操作的是电弧焊。主要是让我们体会电弧焊的基本过程和要领。实习科目是在地上一块几米长的厚钢板上画出30厘米左右长的一条焊缝。
电弧焊的安全措施,以及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老师讲了之后,跟着实习的工人师傅都替我们做好了。
对于第一次拿起焊枪的我们来说,第一个难题就是拉弧。防护罩扣到脸上,眼前一片漆黑,我小心翼翼地把焊条杵向钢板,“刺啦”一声,白光闪过,焊条牢牢地粘到钢板上,左晃右晃,费了半天劲,总算拽了下来。同时进行电焊的同学不是拉不出电弧,就是把焊条粘到钢板上。实习老师并不在意,他不断地喊道,“没关系!再试!”
我心里想,这是一个凭感觉去干的活,只能反复地试了。……突然拉出电弧,移动焊枪,开始运条,看见钢板上出现一段红色焊缝,心情豁然开朗。弧光闪烁,随着刺刺啦啦的声响,焊缝一点点一点点地堆积,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稍微一直腰,弧光熄灭了。“没关系!再试。”
没有一个同学焊出了一条像样的的焊缝;如果不是这样,岂不怪哉!
二氧化碳保护焊是数年前苏联新出现的提高焊接质量的新技术;东工实习工厂新近从捷克进口的点焊机、条焊机是先进的压焊设备,我们也只能参观参观,赞叹一番罢了。
在普通车床上,同学们总算做出了一个有形的成果。普通车床的操作部件主要是床头箱的卡盘、走刀箱、溜板箱、尾架顶尖。我们的实习任务是车一个长150毫米、直径35毫米的圆柱体。误差正负10道。
上床子之前,老师和工人师傅一再强调,必须依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马虎。大家统统换上三紧工作服,带上眼镜,我们班的团支书和二班的一个女同学梳辫子,让工人师傅给盘到头上,藏到帽子里。老师还特别强调一点,不准戴手套。工人师傅事先把毛坯件、车刀、卡尺、扳手都给准备停当。
我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走到床子边上,查看一下床子的各个部位,然后按动了启动开关,主轴转动正常,又关闭;这是必须的操作程序。按照老师的讲解、模仿工人师傅的动作,我开始把毛坯件往卡盘上固定,确认安装牢固之后,又把车刀夹到刀架上。这时,我握住溜板箱操作手柄,横向滑动溜板箱,当刀尖靠近工件,又做纵向进给,把刀尖贴在工件上,测出切削量,把车刀横向拉开,准备车削。
当铁屑从工件上一圈圈、一层层脱落下来,车刀刀尖平稳地从右向左滑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成功感,冲击全身。
同学们把车好了的工件送去检测的时候,看得出来,每一个人的脸上,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虽然周易把圆柱体工件车成一圈圈深沟,也毫无逊色地交上去让人家品评。奇怪的是,从东工回来,直到晚饭,他的脸上始终面带笑容。
宿舍里,杞芳开玩笑,问周易,“你使了什么魔法,能够把那个铁棒给啃出一圈一圈的深沟?”
周易:“用不着大惊小怪,车刀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吗!”
小王:“缺乏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工厂的工人都像你这样,还怎么样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
我:“不要小题大做。”
大王:“如果不是故意,尚可原谅。”
春山:“不管干什么,还是认真一点的好。”
杞芳:“本人声明!退出讨论。”
并不是所有的实习都是太太平平。讲完了铸造课,我们到大东的一个技工学校的铸造车间劳动一个礼拜。铸造是一个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工种;当然,木型工除外。
这是一个很大的车间。尽东头是一个高出房盖的冲天炉,中间是浇注场地。这一次实习和以前不一样,不是仅仅为了加深对学过的知识的再认识,而是实地参加生产劳动。第一天的工作是造型捣砂。每一组都有车间里的工人师傅带领,同学们在他的指导下干活。首要的问题仍然是安全。车间给我们每一个操作人员穿上硬包头工作鞋,要求捣锤不要捣在脚上,捣固时保持精神集中,避免人身事故。同样重要的是保证砂型质量,捣固时捣锤锤干要保持垂直,也就是锤面要做到水平下落,做到砂型疏密一致,不散落。捣锤不准砸到箱边、箱带、浇口及出气口上,等等。一个上午下来,同学们各个都是黑脸张飞一般,尤其是女同学更是可笑,究竟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这个铸造车间生产的都是较小的铸件,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浇注的活,并不是谁都能够干,老师和车间主任商量之后,选定几对体力强、干活有准儿的同学担当。我和杞芳一副架,在工人师傅指导下,抬着由两根长铁管固定的一个盛铁水的坩埚,在冲天炉的铁水出口接满红亮的铁水,小心翼翼地、尽量保持平稳、快速地走到沙箱,在工人师傅协助下,缓慢地把铁水倒进沙箱浇口。反复三趟,早已汗流浃背,由于是几个坩埚同时轮流浇注,我和杞芳也只轮到三次。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干这种活,也是最后一次干这种活。我想,这种浇注方法大概现在的铸造车间已经不再应用了。
把铸件从沙箱取出来,铲除毛刺,比较起来,技术含量就更低了。当然,这也是一个力气活,锤子砸破手的情况也是屡屡发生。从捣固砂型到铲除毛刺,铸造工艺的全过程大体算是体验了一遍。
不料,实习的最后一天,冲天炉发生了铁水外泄事故。下午,同学们在车间西头收拾整理沙箱。突然,冲天炉那边有人高声喊叫,“不好了!跑铁了!”闻声望去,冲天炉出铁口处的铁水喷涌而出,顿时,红光闪耀,热浪扑面而来。车间主任从流淌铁水的那边从容镇静地向我们快步走来,边走边喊,“同学们!不要慌!快往院子里跑!”春山、大王和杨书记指挥着我们,喊道,“镇静!镇静!注意脚下!”他们三个最后走出车间。这时,一炉铁水已经流淌殆尽,靠近冲天炉的半边车间地上一片火红,两根枕木和一些木箱燃烧的火焰正浓。值得庆幸的是几个氧气瓶都在西头。这是学习《金属工艺学》实习中惊险的一幕。
就寝前,杞芳发出感叹,“关键时刻看到了最可爱的人的可爱之处!”
大王:“大家表现的都不错,越是危险的时候越应该沉着冷静。”
我:“厂子可能损失不小。”
周易:“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伤着人,特别是没有伤着我们这些祖国的宝贵财富。”
小王:“车间主任严重失职!应该追究事故责任。”
很少插言的黄道初:“出了事故,不追究责任就够难过的了,……”
春山:“应该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当然,直接责任人也应该受到处分。”
财经专业学习《金属工艺学》的意义,对于我这样一个被分配到重工业城市、恰恰又做工业统计工作的学生来说,真有如虎添翼的感觉。而与我同班的另一个同学做了贸易统计,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工业生产,我从来没有听到他谈及金属工艺方面与他现实工作有关系的事情。听后来毕业的学弟学妹们讲,他们大概都没有学习过类似的课程。不过,至今,我仍然认为,财经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部门的技术知识还是十分必须的。
(2010年7月20日11:40:19)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