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李老师的“算了”(2/2)
第二个同学话音刚落,又一个有点口吃的同学站起来说道:“鲁迅先生主张‘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要做凡事遇上危机不怕受害,不肯退转,锲而不舍的‘傻子’。(他拿起教科书看了看,接着说)鲁迅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他主张这样做人。”
李老师:“三位同学说的很好。现在我来说‘算了’。鲁迅先生批判中国人的弱点,这些弱点在我们这个民族中存在几千年,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处处无不在做事情、言语交流,甚至开玩笑中表现出来。
“我所说的‘算了’是我自己的处事方法。我赞成‘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更要有这种精神。关于我的‘算了’我讲三点。落后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吃亏了怎么办。
“同学们知道不知道你们在这个年龄段里的缺点是什么,思想上最脆弱的方面是什么?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失常;扛不住他人诱哄,一哄而起,闹出是非。特别是在落后的时候,失败的时候,吃亏的时候更容易激奋、躁动。怎么办?‘算了!’这就是李老师的处事哲学。落后了,失败了,回来找自己的原因,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条,对手比你强,一条是你自己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怎么办,找出薄弱环节,加强训练,追上去,坚持到底。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至于吃亏么,吃亏是福!反过来,占便宜是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道理同学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我所说的‘算了’就是遇事不要把眼睛盯着别人,把气出在对手身上。如果那样,咱们就要永远落后,永远失败,永远吃亏。
“鲁迅先生的文章,在高中课本中,还会有,他的革命思想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在这里,我应该提醒同学们,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也包括其他先人的文章,一定要注意作者写那篇文章的时间、背景、环境。他们当时的看法、意见可能是正确的,是真理。时过境迁,事物在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变化,人们认识的真理不是永恒的。你们已经是高中生,学习要动脑筋,多想一想。”
我对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印象深刻,终身不忘。每到竞赛、评比之时,虽然没有名落孙山,争到头名的时候少得可怜。这时,“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就会在你的背后为你撑腰,自然而然,心平气和,怡然自乐。一旦雄心骚动,“算了”会轻轻响在耳边,自然,又恢复了无事般的清净。如果不是竞赛,按部就班地工作,倒是常常小有成绩,不落人后,有时竟成为前驱和闯将。
(2009年7月11日15:57:58)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