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电脑(1/2)
李逸轩一夜没睡,第二天还是准时来到了公司,他现在毫无睡意,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把图纸变成现实。
直接来到技术部,把两名工程师机器人叫了过来,这两名机器人是跟李逸轩一起过来的,他们负责的任务是检索美国的电子科技信息,了解当前美国的电子科技水平状态,以及检索在美国注册的各项与电子有关的专利,那些科技过期或者就要过期了,那些新科技又注册了,那些科技还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等等。好帮助李逸轩的电子产品做出中原期的发展规划。
在西方对专利保护看得非常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吃官司,这不是在国内,山寨了就山寨,专利上的问题必须提高警惕。
这个技术部是按照实验室标准建立的,里面各种摆满了各种科研设备,李逸轩没有马上给他们看图纸,把两名工程师机器人叫过来,问道:“cd-ropactdisk,是激光唱片,光盘的意思,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这项技术是飞利浦公司在1972年发布的,并在同年申请了国际专利,保护期15年,也就是说要到87年专利cd专利才会作废。
表面上看,李逸轩完全可以等到专利过期在进入cd领域不迟,但事情并不是这样,cd专利过期后,马上飞利浦和索尼又联合好莱坞发布了iso9660视频和音频标准,各种专利壁垒是一波接着一波,如果不早早开始布局,以后会非常被动。
任天堂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就是因为没有掌握cd技术,最好被世嘉和索尼吊打,后来微软又加入进来,依靠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最后任天堂被赶出了电视主机市场。若不是靠着掌机扳回一局,说不定跟世嘉一样沦为一个单纯的游戏制作商。
论财力,任天堂不输任何一家公司,但偏偏在技术上是他最大的短板,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要其他公司提供,极大的限制了他的发展。
李逸轩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cd的专利已经指望不上了,但现在的cd专利技术目前不全面,这些流出来的空缺正好方便了他,特别是iso9660标准和扩展标准,像什么蓝皮书、黄皮书什么的,统统找出来,一个个申请专利。然后拿着这些专利找飞利浦谈判,进行专利互换,获得自己想要的cd专利。
当然不会傻到所有的专利都去注册,更不会把所有的专利一次性都注册完,一些后续的专利可以以后再注册,但前期特别是飞利浦和索尼目前正缺的可以先注册了,比如说,数字音频技术,这个要到1990年才会出现,现在可以先注册了,另外数字音频无损压缩技术也可以先注册了。至于像什么paq、ibm、hp、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联合发布。
现在电脑显示器的接口用的还是早期的rgb接口,这个接口属于模拟接口,在显示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
这种显示模式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不过考虑到这只是8位计算机,图像显示质量也就那样,李逸轩也懒得打算更换,就算你想换,那些显示器厂家也不会理你,等以后出32位计算机和有了自己的显示器生产工厂的时候在换不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