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叫人啊(1/2)
刘备现在的财力不是特别雄厚,所以这顿饭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佳酿美馐。但做菜的厨师很用心,饭菜既有南北特产,亦有四季时蔬。众人也是饱食一顿各自回屋。糜夫人和孙夫人经过今天早上的交谈已经成了闺蜜,所以大家散去以后,她们两和刘禅、刘永是一道回去的。
不同于已经在侍女怀里睡着的刘禅,刘永现在还在考虑怎么拉近和孙尚香的关系,以便他可以更加容易的得到东吴的认可,免得客死异乡。
“铛,铛……”院子里传来了敲锣报时的响动。糜夫人听到便对孙尚香说:“呀,时辰已经不早了。孙家妹妹,我们就此别过吧。”孙尚香点点头。
“时间已经不多了呀……”刘永挖空脑子地想着结交孙尚香的方法。这时天空中传来了“呀啊,呀啊……”的大雁叫声。刘永一拍大腿“有了!杜老师,对不起了。这次我剽窃你的诗作吧。”于是,刘永一个人走到水池边上手指着池中那一轮明月的倒影吟道:“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正要转身离去的孙尚香听到刘永的诗,一下就止住了脚步。曾经她也怀疑过,一个一岁多的小孩,连字都认不全,音韵平仄都不懂,怎么能作诗呢?直到刘永今夜现场即兴赋诗一首,她才相信,这天下真的有那种“生而知之者”。孙尚香是有一定见识的,他知道这诗句的水平不是一般腐儒能作的,而大师的诗作她不可能没听说过。而且这诗和现在的情景又是如此的契合,让人根本无从怀疑这诗是出自别人之手。但是一个幼童能有这样的水平,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孙尚香从刚刚的震惊中醒来,开始回味这诗作的意境。不念还好,一念之下心中就忽然涌起了无尽的思乡之情,几乎让人无法自拔。孙尚香想起了吴国太慈祥的笑脸,想起了她院子里养的杜鹃花,想起了故乡的种种好处,不知不觉的脸上已经爬满了泪痕。“我这是怎么了?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多愁善感的。”孙尚香趁没人注意赶紧擦掉了脸上的眼泪。
这边孙夫人在思乡,而糜夫人则被诗中的离愁所打动了。他跑过去抱住刘永嘤嘤地哭了起来:“阿永不走了,我们不去东吴了,不去了……”
刘永的视线越过糜夫人的肩膀看到脸上的妆已经被擦花了的孙尚香。“看来杜老师的诗作,确实是千古名篇啊。我才念了半段,就都一个个哭嘚稀里哗啦的。只是感动是感动了,我还是没捞到实惠啊。”
“母亲你不要牵挂,孩儿我已经长大。去东吴游学也是为了大家,风吹雨打我且不怕。待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我的好母亲。”刘永反安慰起糜夫人来,不想糜夫人听了把刘永抱得更紧了。
刘永虽然在安慰糜夫人但眼睛里始终关注着孙尚香的一举一动,终于她走了过来,解下自己腰间的一块玉佩,交到刘永手上:“阿永,姨娘第一次见你也没什么见面礼,这个算是补一个见面礼吧。这块玉佩是以前孙将军送给我母亲的,今天我把它送给你,你戴着它。此去东吴若是有人欺侮于你,你就拿着它去找吴国太,她看到这块玉佩一定能明白我的嘱托。”
糜夫人闻言豁然转头把玉佩推了回去:“这怎么使得,这是妹妹的念想。怎么能就这样给了阿永。”
刘永已经张开小手准备好去接玉佩了,被糜夫人这一推,却接了一个空。刘永一头黑线“你真是我的亲娘啊(泪目)”
孙尚香拨开糜夫人的手,玉佩最后还是落在了刘永的手里:“我这玉佩也不是白送给阿永的,阿永你刚才的那首诗能送给姨娘吗?”
刘永用力地点着脑袋。孙尚香轻轻地摸了摸刘永的脑袋对糜夫人说:“糜姐姐,你看有阿永送给我的那首诗,以后就足够寄托相思了。何必再拘泥于这件死物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糜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握住孙尚香的手不停地言谢。被小红抱在怀里的刘禅也被这附近的动静给吵醒了,他有些奇怪的看着两个明显哭过的姨娘。刘禅不明白是什么事情能让刘备的两个夫人这样又哭又笑的,但是他隐隐觉得这里发生的一切一定和他那个宝贝弟弟脱不了干系。
……
起柁扬帆趁便风,狎鸥惊雁水烟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