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卫 第四十四节(1/2)
回过头再来看看平乱军这路人马。大军出动例行的准备不必细谈,出城后侯沙二人动作迅速,真当得上“兵贵神速”,路途相对又近,只用了半天的功夫就赶到了中途村外。这个时候的中途村,竟然毫无准备,直到金兵的前锋出现在村头民兵的视野里,村里才惊觉大金来袭。
和龙首村的一直警惕不同,中途村经过上次的战斗,对地道战有足够的信心,同时对大金的战斗力颇有些轻视,再加上冬季一般不会兴兵,和过年那几天的兴奋,中途村的警戒力量十分松懈。虽然同样布置了消息树,这段时间竟没有人守着,村头放哨的民兵,还是在工作组长二来的坚持下,维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村外的工事里也驻守着几个战斗小组。至于绝大多数村民,都从地道里出来,守在村里过了一个大年后,即使有二来不停的催着,也没有多少人认真的防范大金来袭。一些人甚至认为,金兵吃了上次的亏,应该不会再来打中途村的主意了。按着以前的老经验正常说来这样想也不错:小小的中途村没什么大的油水,又有了地道想要啃下来所费的力气可不小,能不能打下来还是两说,即使打下来得到的战利品也无法弥补损失。这样说得多了,连二来也觉得挺有道理。只有村里的地道和工事的修建倒没有松懈,上次的战斗让大家非常直观的认识到了地道战的威力,不用怎么催,村民们都会积极主动投入地道的建设中去,更何况还有工作组组织。
现在金兵出人意料的打来了,而且看着金兵源源不断的从天边涌出,这一次的战斗绝对不会轻松。最初的慌乱过后,二来和大壮一边派民兵赶紧进到前沿工事里抵挡,为村民撤进地道争取时间,一边找人组织村民进地道。村长也带着人维持秩序,并劝说那些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的村民保命要紧,别的东西就不要舍不得了,抓紧时间赶紧进地道。村里也有好几百口子人,老弱妇孺们呼爹喊娘,提儿携女,收拾必需的物品,手忙脚乱的,一时间哪能理的清,进地道的速度竟比平日慢了不少。
侯通海和沙通天骑着马登上一处小山坡,遥望中途村时,看到的便是这么一付人慌马乱的情景。两人对望一眼:机会!这个样子显然不是伪装的诱敌之计。原本出兵前定下的计划是先扎营盘,中途村地方小,两人分兵扎营一左一右夹住村子同时进攻,而且吸取上次的教训要稳扎稳打。现在对方明显没有料到大金来袭,一下陷入混乱,这时还按原来的计划就太缓了。大军出动当随机应变,侯通海断然道:“我带一队骑兵冲进去,老沙,你来接应。”不等沙通天回答,侯通海拔马冲了下去。
看着一队骑兵冲下山岗,二来和大壮紧张的汗都出来了:前沿阵地的人太少,射击点也太少,根本挡不住,敌人冲进村子损失可就大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没进地道啊?“快快快,什么也别拿了,快进地道!”村长也扯着嗓子大喊,眼看着金兵挥舞着马刀越冲越近,村长的嗓子都哑了。“完了,怎么这么大意呀。”村长懊悔的两眼一闭,不忍看接下来村里的惨状。
“唏溜溜”一阵马嘶,预料中的冲击没有到来,定睛细看,只见村头的泥地里,东到西歪的躺着一片金兵,有的马匹四足深深的陷进泥地里动弹不得,有的马匹绊上了前面急停下来的人马,摔得到处都是。泥地里的金兵行动不便,前沿工事里的民兵正在用弩箭逐个给他们点名,可惜进入前沿工事的民兵还不太多,不少金兵挣扎着逃了回去,侯通海也被几个亲兵架了回来。
又上当了!一身是泥的侯通海站到沙通天面前,鼻子都快气歪了。沙通天忙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一时不查,中了对方的圈套,不妨事。幸好损失不大,老侯你也没事。现在知道了对方的布置,只要注意一点,就不会再吃亏了。”
两人在这里收拾兵马,安排扎营,观察中途村的布置,顺便也挑挑对方诱敌时表演的毛病,免得下次再上当。不过挑来挑去,竟觉得对方的表演实在太逼真,就算现在知道是诱敌,细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破绽。商讨到后来,沙通天道:“会不会就是真的?那村头的陷阱怎么解释呢?”两人也是被地道战层出不穷的新战法打怕了,稍有情况就疑神疑鬼,竟然没有继续进攻,白白放过了这次机会,给了中途村喘息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