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出海之前(下)(2/2)
这就是典型的皇家海军餐桌上的祝酒方式了,按照皇家海军的传统,宴会开始后第一杯酒要向国王致敬,而李俊荷的这个晚宴客人比较特殊,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都有,于是祝酒的时候也只好把这四个国家的元首统统捎上了,反正听上去给人感觉有点怪怪的。
众人是会心一笑,高举酒杯为了四国元首干了一杯,而这里又闹了点小笑话。中国人说干杯,那不管多大的杯子都要一饮而尽,而大多数老外可没有这样的传统和豪气,他们的干杯也就是做个样子喝一小口而已。
所以当时好酒的王冕一口就把杯子里的酒吞了个干净,顿时他就觉得一股热流从食道直冲胃底,那辛辣刺喉的感觉让他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一不小心他就给呛着了。
其实不光是王冕,夏哲也被杯子里的酒给吓了一跳,那入口的感觉绝对不比中国的白干、二锅头之类的酒柔和,南方人本来就喝不了什么烈酒,像夏哲这样的一口酒下去脸登时就红了。
“咳咳!这什么酒啊!真够劲啊!”王冕一边咳嗽一边问道。
李俊荷看着他打趣道:“子冠还真是酒仙啊,50°的朗姆(Rum)你一口就干掉二两,佩服佩服!”
王冕咋舌道:“这酒有50°?”
在王冕看来这种和黄酒差不多颜色的琥珀色液体大概也就是啤酒一个档次玩意,所以他才敢那么豪放。可谁能想到这种其貌不扬的朗姆酒还真有点小厉害,差点害他出了个大大洋相。
李俊荷笑着把酒瓶递给他王冕,为了这场宴会他特意找亨利黑了两瓶皇家海军的特供朗姆。也许大家会有些奇怪,海军一般不是禁酒的吗?现代海军当然是不提倡喝酒,但是放在一百年前,酒对于海军来说可是好东西,几乎每条出海的船上都会预备不少,在航行的初期每个水手每天都会配给大约4.5升啤酒来当水解渴,等差不多二三十天后啤酒快馊的时候也就基本喝光了,然后才开始喝淡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喝水呢?主要是因为水资源宝贵,在大海上除了老天爷给点无根水之外,必须靠岸才能补充淡水,所以必须节约使用。
再说当时给船上装载的淡水,都是先将淡水煮沸然后封装在木桶里,然后一桶一桶的装在船上,大伙都知道水这东西放那么一段时间(哪怕是蒸馏过的)就会发臭变绿,谁愿意喝这种东西?而啤酒的保质期相对长一点,所以水手们也就先紧着好喝的喝,实在不行了才喝那种发臭变绿的原始桶装凉白开。
而英国海军特供朗姆酒就和饮水有很大的关系,朗姆酒是以蔗糖汁为原料进行发酵蒸馏制成的烈酒,原本是制作蔗糖的副产品,最早起源于古巴。这种酒突出的特点就是辛辣刺喉。前面说了,原始的桶装凉白开放久了又臭又绿还粘糊糊难以下咽,怎么办呢?
把辛辣刺喉的朗姆酒掺进去,用以掩盖那股臭味和绿油油的颜色,而且对于好酒的水手们来说,这就像哄骗小孩子吃药的把戏,总要给点甜头。像英国皇家海军还专门为此制订了酒水混合比例(1:4)怕的就是这些酒鬼们喝醉了耽误工作。
当然在十九世纪末,船上的条件好了很多,喝水也不像一百年前那么膈应人了。但是这一百多年来的朗姆酒供应,使皇家海军深深的喜欢上了它,虽然不再掺臭水喝了,但是它对于皇家海军的意义就像啤酒对于德国人的意义一样,已经成了海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特供给军官也就是件很正常的事了。
李俊荷详细的给在座的客人们介绍了一番朗姆酒和皇家海军的历史,然后又举杯笑道:“这是第二杯酒,敬我们的情人和妻子,愿他们永不相见!”
李俊荷才说完了,在座的众人除了熟悉海军传统的伯特兰其他的脸色都变了。其中尤以辜鸿铭态度最为激烈:“惜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君子不二色,这是正人君子该说的话吗?”
谢依华也奇怪道:“你结婚了?”
李俊荷看着在座几位咄咄逼人的目光不由得苦笑起来,他解释道:“你们误会了,我都还没成亲呢!哪来的什么妻子!”
辜鸿铭插言道:“那找情人也不对啊!”
李俊荷是苦笑不得:“也没有什么情人!”
夏哲问道:“那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李俊荷赶紧解释道:“这是皇家海军传统的祝酒词,喝第二杯酒的时候都要这么说,今天是星期六固定的就是敬我们的情人和妻子,愿他们永不相见!”
辜鸿铭疑惑道:“真的吗?”
李俊荷一指身边伯特兰说道:“不信,你们问伯特兰少尉,他是知道的。”
伯特兰也赶紧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原来皇家海军不光喝第一杯酒时的祝酒词有讲究,喝第二杯酒的时候也有固定的祝酒词,星期一是“敬我们航行在海上的军舰”,星期二是“敬我们的人”,星期三是“敬我们自己”,星期四是“敬血腥的战争或疫病流行的季节”,星期五是“敬机敏的对手和宽广的大海”,星期六就是“敬情人和妻子,愿他们永不相见”,星期天则是“敬缺席的朋友”。
经过李俊荷一解释在座的无不是开怀大笑,刚刚那一点点不予也在顷刻之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只有不厚道的夏哲还在拿昨天李俊荷和文雅怡之间的误会开玩笑。
总而言之,经过这一番交流船上的不管是军官还是技师关系都融洽了不少,至少互相之间的距离是拉进了许多,可以说李俊荷举办这场宴会的目的是初步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