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谁是良配(1/2)
俗话说客随主便,广东人都有煲汤的习惯,所以喝汤对于夏哲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但是在文府上这种新颖的喝汤习惯还是让他惊奇不已。当然这不是说文府人喝汤是躺着喝或者跪着喝,那不叫喝汤那叫表演杂技。
也不是说这做汤的食材很特别,普普通通的莲子银耳汤而已。让夏哲觉得奇怪的是文家竟然是饭前喝汤,要知道按一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都是饭后喝汤的,文家为什么要反过来呢?
大概是文彦轩也看出了夏哲的疑惑,他问道:“有什么不对吗?还是菜不和口味?”
夏哲赶紧回答道:“不是,晚生只是觉得贵府喝汤的习惯有些特别罢了,在晚生的家乡都是饭后才喝汤的。”
听了夏哲的回答文彦轩是哈哈大笑:“这倒不是我们文家独有的习惯,像在下的岳丈和章督师府上饭前喝汤都是定例。”
夏哲奇道:“这是为什么?难道饭前喝汤比饭后喝汤要好?”
这回不等文彦轩开口文雅怡插嘴道:“饭前喝、饭后喝差别很大的,喝汤的时间很有讲究,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润滑一下,有助于食物的下咽,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暖胃。而饭后喝汤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一方面,饭已经吃饱了,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另外,据西方医学家研究发现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你说是饭后喝汤好还是饭前喝汤好?”
听了文雅怡的解释夏哲恍然大悟道:“原来喝汤还有这么多道理,这些西洋人还真是讲究啊!”
夏哲这话一出口在座的几个人都大笑起来,顿时夏哲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又问:“难道我说错了吗?”
文夫人笑道:“你没有错,只是被这个丫头给误导了。那些西洋人懂什么养生之道,连吃饭都不讲究的人你指望他们会研究这个?我们这几家饭前喝汤的习惯都来自于文正公,他老人家就是这么吃的。他老人家的徒弟也就跟着师傅学了,至于我们这些后辈只不过是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罢了。”
夏哲感叹道:“原来如此,早就听说文正公博学无比,原来连养生之道他老人家也研究得如此透彻。真是令人佩服!”
文雅怡撇撇嘴笑道:“你也不用这么感慨,文正公确实是博学,但这养生之道他也算不上有多少研究,这不过是文正公家传的习惯罢了。”
文彦轩接口道:“其实文正公的养生之道很是简单,饭前喝汤、进食只吃八分饱,然后就是饭后千步走、每晚必用热水烫足而已。”
听了文彦轩的解释夏哲突然朝李俊荷问道:“惜义兄,据我所知这和你的习惯可真是如出一辙啊!刚才先生、夫人和小姐大笑之时你也跟在其中,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些传统,而且你也姓李,难道你和文正公有什么关系?”
夏哲的这一番提问让文彦轩也是一惊,刚才他光注意夏哲去了,却没有留意到李俊荷的反常,刚才他还以为李俊荷跟着一块笑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尤其是他再联想到李俊荷和文正公一样都是岳州人氏,难道说他是文正公之后?
可是文彦轩一想又觉得不对,文正公的后人怎么会来南洋当个小军官,以着李家的关系不论是南洋北洋还是朝廷,到哪不是得当成宝贝供起来。何必自找苦吃呢?
果然李俊荷笑着解释道:“说起来在下和文正公确实有那么一点关系,在下的师公正是文正公门下的永观先生。所以这些习惯和典故我也算知道而已。”
永观是王维国的号,王维国是李门四杰之一,在儒林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桃李遍天下。李俊荷的这番解释是非常合理的。
饶是如此文彦轩也是对他刮目相看,他问道:“俊荷,你是从应湖书院来的?”
李俊荷点点头回答道:“晚生和汤海凌都曾就读于应湖书院。”
文彦轩又问:“在下数年以前也曾到过应湖书院,与永观先生及其亲传弟子有数面之源,那时你可在应湖书院?”
李俊荷微笑道:“先生来应湖书院晚生也曾记得,当时先生与师公谈话时随侍左右的童子就是晚生。”
文彦轩惊讶道:“你就是永观先生身边的那个小孩童?”
李俊荷点头道:“那正是晚生,记得当时夫人还给了晚生一些西洋糖果。”
经李俊荷这么一提醒,文夫人也想了起来,她笑道:“原来你就是当时那个小调皮鬼?”
李俊荷脸红道:“晚生幼时顽劣,让夫人见笑了。”
文夫人是唏嘘不已:“那应该是十年以前吧?这时间可是过得真快,一晃当时小小孩童现在已经是俊朗青年。”
这一连串的变故是让文雅怡和夏哲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李俊荷和文氏的渊源竟然如此之深,而更让他们觉得惊讶的是李俊荷有这样的关系竟然不加利用,反而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在南洋摸爬滚打,这样的人在当时的中国可真是太少了。
很显然文彦轩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不高兴的问道:“俊荷,来了南洋这么久为什么不来我府上,再怎么说我和你父亲当时都是相见恨晚乃是知己,你来了怎么也得来拜会我这个叔叔吧?你这么做岂不是生分了?”
李俊荷起身抱拳告罪道:“小侄确实是失礼了,这里向文叔叔和阿姨致歉。不是小侄不想来,可是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凭的是自己的本事谋取前程。小侄来南洋本意就是多多摔打,来文叔叔您府上之后,这样的机会肯定是没有了。权衡之下小侄也只好暂时无礼了。”
文彦轩叹了一声说道:“你这么做也对,男儿自当如此,你父亲倒是有个好儿子啊!”想到这文彦轩又问道:“你父亲呢?以他的才能现在应该早就金榜题名造福一方了吧?”
李俊荷脸上一黯回答道:“先父七年前因病已经故去,弥留前倒是遗憾未能再与文叔叔您把酒言欢秉烛夜谈了。”
“啊!”文彦轩手中一抖手里的汤碗登时掉在地上摔了粉碎,他哽咽道:“真是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啊!凡粦吾兄,一别数年竟然就天人永隔。你我二人先前的十年之约,如今期约已致而君不还在,为之奈何啊?”
言罢文彦轩斟满一杯红酒祭之于地然后又对李俊荷说道:“令尊才气无双可谓当世之人杰,无奈天妒英才以致英年早逝。但虽人已西去但是其志不可忘却,望你发奋努力以圆令尊之志。”
李俊荷躬身道:“小侄谨记先生教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