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立威(上)(1/2)
李俊荷第一次登上“粤雷”号看到他的新部下的时候,就知道的任务绝对不会轻松。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粤雷”号的编制,上面应该有三十到四十名水手和三到四名军官。眼下的情况是水手三十五名、军官四名(不包括李俊荷),表面上看是满编满员。
但实际情况是,这三十五个水手基本全是新手,大部分人既没有在军舰上服役的经历又没有出过海,甚至连基本的军事纪律也不懂,甚至这帮菜鸟在看到他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敬礼,而是三五成群的像傻瓜一样的看热闹。
李俊荷面色冷峻的大声问道:“值更官和水手长呢?”
虽然船上都是些新兵,但这些人可不傻,从李俊荷现在的脸色和语气来看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能躲就躲吧。顿时船上不管是水手还是军官一个个是鸦雀无声。
眼见如此李俊荷的脸色愈发难看,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兆头,才刚刚接管“粤雷”号就有人敢公然和他作对,这么下去他这个舰长的权威何在?又怎么能够管理好这艘军舰,想到这他提高声音又问了一遍:“值更官和水手长在哪?”
又是一阵沉寂,就在李俊荷准备杀鸡儆猴的时候,他右手边一个小个子军官开口了:“报告长官,我们都是临时抽调到粤雷号上来的,现在还没有水手长也没有安排值更。”
“都是抽调的?”这回轮到李俊荷目瞪口呆了,他心道:“好嘛,我说这怎么是一盘散沙,搞半天这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算什么狗屁的军舰。”
虽然李俊荷很是失望,但再失望他也得干下去,他冲那军官点点头问道:“准尉,你的名字?”
那军官站得笔挺的回答:“报告长官,黄埔二期学员霍云霍子龙!”
“很好,霍子龙,现在是八点整,你去敲钟然后马上开始值上午班!”
霍云很是利落,敬礼之后立刻就开始了值班,说道这不能不闲话一下值更。无论海军的战舰是在港口停泊,还是在海上航行,舰上全体官兵每天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轮流担任日常勤务,这被称作值勤制度,目的是建立严密的值班勤务体系,对舰艇人员、武器、技术装备设施实施不间断的管理,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保持戒备、保证安全。而现在世界通行的值勤制度,基本都是200多年来英国皇家海军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南洋水师值班制度就和英国皇家海军完全一致,每一天分为七个班,以每天正午12时为起止时间,每个值更班通常为4个小时,水手、士官和军官按照居住位置的不同分为左舷班和右舷班两组,轮流值班保持舰上的重要岗位时刻有人值守。当然这七个班里也有两个班比较特殊,分别是16时到18时的第一狗班(Firstdog)和18时到20时的第二狗班(Seconddog),这两个班都只有两个小时,为的是让两组值班人员可以调整值更顺序,不必总是按照固定的时段值班。
在19世纪初期,值更时间都是用沙漏来计算的,倒不是当时没有机械钟表,而是因为当时都是摆钟,在海上船身的摇晃会影响钟表的正常工作,所以还是使用比较傻瓜式的沙漏。据说后来一位英国钟表匠发明了航海钟,为此还获得了大把的奖金。
当然到了李俊荷这个时代,沙漏早就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不过规章制度倒还是延续自沙漏时期,因为沙漏的容积有限,不可能做一个可以漏四小时的大沙漏放在船上,所以一般都是30分钟为一个周期,每过30分钟,值更官将沙漏翻覆一次并且敲响甲板钟提醒当值水手注意时间(那时候表可是奢侈品,普通水手买不起),同时也作为换班的信号。
敲钟也就很有讲究,不能随便乱敲,不然鬼知道现在是几点了,当然也不可能和现在火车站、汽车站上的大钟一样按点敲,那样也太闹得慌了,大半夜的敲48下谁都别想睡了。所以海军的规矩是这样的:每天正午12时敲八下,然后12时30分敲一下,13时敲两下,13时30分敲三下。依此类推,每隔半小时多敲一下,到第一更结束的16时正好又是敲八下,这就说明要换班了,然后就依葫芦画瓢重复这一程序就可以了。
解决完了值更官的问题,李俊荷朝另一位候补生说道:“岭南,船员花名册有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