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钱是大问题(2/2)
这不是糊弄人吗?还就真是糊弄人,搞别的不行,但日本人玩弄这种稀奇古怪不讲道理的文字游戏,那是别有心得和理直气壮。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1871年,若干琉球漂流船民被台湾岛牡丹社土民杀害,这本是中国和藩属国之间的内部事务,但日本却声称琉球国曾经向萨摩藩进贡,那就是和日本有关。1873年,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率领一个外交团乘坐军舰去了天津,和当时的理藩院侍郎翁书平交涉琉球事件时。这位副岛外务卿回到日本后宣称,他在天津和翁书平谈到琉球事件时,曾听到中方说台湾为“化外之地”。
事实上当时的日本很清楚台湾为中国领土,翁书平他们说的“化外”是指台湾府未予治理的牡丹社番地。于是乎日本特使柳原前光在交涉时狡辩,而中方当时便据理驳斥之,指出“日之虾夷、美之红藩,亦未服王化”,对此柳原前光也不得不承认“唯是藩域与贵府治犬牙接壤”。
但是日本以无理为有理,竟然派遣当时的陆军大辅西乡从道为台湾藩地事务都督,赤松则良海军少将和谷干城陆军少将为参军,征讨台湾。琉球是中国属国,台湾为中国领土,牡丹社一事本来就是中国的内政,但日本不辨是非,指鹿为马,只能说这个国家除了无耻之外再无其他。当然最后西乡从道领导的征讨军在台湾碰了个头破血流灰溜溜的夹着尾巴回国。
而这一回日本陆军的愤青们也领略到了他们维新元老的无耻与诡辩。说出来真是笑死人,面对愤青们的质问,继任陆军大臣也就是西乡从道他老哥西乡隆盛的从弟大山岩,竟然是这样回答的:“……军部已照诸君的意见,撤换了西乡从道大人和修改了你们认为不利于陆军的《海军特别造舰筹备案》条款……再有不满就是以下犯上妄议国策……以大逆不道罪论处!”。
当然既然有唱白脸也就会又唱红脸的,打一棒给个甜枣谁不会干?这个时候伊藤首相是亲自出马安抚,那真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伊藤博文是大打空口白条,许诺不会忘记陆军,也一定会为陆军争取好处,还强调军队内部要团结一致,只有精诚合作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军费云云。好不容易这阵折腾下来,总算是让愤青们暂时闭嘴。
说起来伊藤博文等大佬也是无奈,如果这个《海军特别造舰案》在他们这些“武断派”内部都不能达成一致,那就更不要想在国会上过“文政派”那关了。那这么让伊藤博文担心的“文政派”又是一股什么势力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1889年是日本实行内阁政治的最后一年,在这以前日本是没有国会的。内阁大权在握独断专行,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别提有多舒坦。而在这一年日本国会诞生了,根据仿照德意志第二帝国宪法而订立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国家预算的审议权便要交移交给国会了。按照一般道理来说,为了迫在眉睫的海防建设拨款,国会应该积极才对。
可是在日本这个事情就相反了,当时的日本政府最主要的的收入来源为土地税、公债和发行纸币三项。其中向农民征收的土地税占了明治初年岁入的绝大部分。可以说近代的日本是依靠掠夺本国的农民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而且由于日本的工商业不发达,也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可以出卖,当时唯一的大宗外国资金来源便是生丝出口。日本从外国购买军火的钱,可以说是用每天只能挣几分钱的缫丝厂女工的手里抢来的。
这一年(1889年)日本内阁通过了930万日元的海军经费,占该年度国家预算的11.7%,军费总额的40%。虽然海军经费依然没有超过军费开支的一半,但其增长幅度是惊人的!根据当时的日本外相大偎重信统计,在从1881年到1887年的七年间,陆军军费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而海军军费则增加了近百分之两百!
看到这种情况,主张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权主义的自由党、改进党(合称民党),主张国内要务以改善民生、修养民力为主,认为军备应该缓行。
这样一来每年日本内阁提交下一年度财政预算的时候,他们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个民党。可以说自从有了民党,日本内阁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那这个民党究竟有何德何能能让一干靠明治维新起家的政坛大佬们都焦头烂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