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条约(1/2)
1891年8月30日,当黄埔学堂的第一批候补生正在“镇海”舰上摸爬滚打积累经验的时候,在位于黄埔港的联合王国特使的坐舰“英弗莱息白(Inflexible:不屈)”号战列舰上,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欢迎酒会。
在小提琴和苏格兰风笛的伴奏声中,餐厅里熙熙攘攘的聚集着许多人,大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酒会的主持人是联合王国特使伊索尔特·康奈利海军中将,参加酒会的是联合王国驻大秦国顾问团高级成员和大秦国钦差南洋大臣全权谈判代表。
晚宴开始了,丰盛的自助餐,在后甲板上一字排开五六条长桌,陆续端上了海鲜,烤肉,香肠和各种炒菜,面包,点心等等,宾客们自己动手,挑起自己想吃的食物品尝起来。
直到桌子前的人数变得少起来时,康奈利中将才走上了前台。或许由于这次双方的会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康奈利海军中将都一反常态,用异常轻松的口吻说:“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很荣幸的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联合王国和大秦帝国能够达成一个对双方都极为有利的条约。这个条约保证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两国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这里我要对为条约的最后达成而辛苦工作了一个月的双方谈判代表表示由衷的感谢!让我们为你们卓越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干杯!让我们为两国的世代友好干杯!”
在康奈利的带动下,赴宴者群情激动,举起酒杯齐呼友谊万岁。随着几杯酒下肚,浓烈的酒精令他们心情欢畅情绪激昂,一个月来挥之不去的抑郁气氛随之一扫而光。哪怕被白天的暴雨淋得如落汤鸡一般,醉薰薰的皇家海军将校们觉得这场该死的暴风雨走得实在是太及时了,似乎能把那些糟糕的负面情绪一扫而光。
《大秦帝国、联合王国友好通商条约》就是这次谈判的最终成果,根据此条约大秦帝国和联合王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将互派公使,并且大秦帝国将在原有广州、福州两口岸的基础上向联合王国增开厦门、汕头、泉州三个口岸,并允许联合王国公民在这五处口岸开设工厂和定居,两国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
当然这个条约其实只是一个小意思,对于现在的大秦国来说,这不过是个小意思,因为在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另一场谈判也在紧张的进行中,只不过是谈判的双方换成了钦差北洋大臣全权谈判代表和德国访华团。估计过不了几天另一个基本上相似的条约也会诞生。大秦国现在真正关心的只是西方先进技术,这些条约不过是换取这些技术要付出的代价罢了。
“将军,你好像很高兴?”康奈利中将的助手哈勃·莫尔帕斯端着酒杯问道。
“当然,哈勃,能达成这个条约我当然高兴!怎么,你好像有别的意见?”康奈利奇怪的看着这个小他十岁的助手——哈勃·莫尔帕斯副使,虽然名义上康奈利中将是特使,将全权负责这次对秦国的谈判,实际上海军中将只是个纯粹的军人,可以说他对政治尤其是外交工作一窍不通。整个谈判的主导权都在哈勃·莫尔帕斯的手里,中将的作用不过是个签字画押的人形图章罢了。
“不,将军。我只是觉得没能在谈判中争取到更大的利益而有些遗憾罢了!”莫尔帕斯可不打算向这位政治上近乎白痴的将军吐露自己的心声,其实他可不仅仅是遗憾这么简单,他是强烈的不满甚至认为这个所谓的友好条约是联合王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如果不是国内的压力让他立刻达成条约,他会直接扭头就走。
没错!哈勃·莫尔帕斯是联合王国国内的殖民派,在他来中国的几个月里,他详细调查了这个国家的现状,在他看来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是日暮西山就如同一栋腐朽的破房子,只要在大门上踹一脚整栋建筑就会直接倒塌,这样的话与其和这个东方的古老帝国讨价还价还不如直接用枪炮说话,轰开他的国门直接摄取联合王国所需要的利益。
不过莫尔帕斯现在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的意见对于联合王国上层来说最多只做参考,更多的时候官僚老爷们对他的话是不屑一顾说完。一个有着四亿人口的广大国家,光军队就不下百万,王国如果和他发生战争那将会陷入一个怎样的泥潭?身处高位的政治家们谁也不敢冒这个险,更何况王国现在的状况也不允许打一场“惨烈”的胜仗,要知道在王国的后面阴魂不散的法俄同盟还在死缠烂打,在王国主要力量转向东方的时候他们绝对会背后下黑手打闷棍的!
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葬送王国一百年的努力才换来荣光。这是在伦敦的政治家们统一的共识,在他们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国完全没有必要冒险,应该谨慎的一步一步的侵蚀这个古老的国度,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这个国家纳入王国的同盟者行列,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有着四亿人的广阔市场,而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这简直就是资本家梦寐以求的天堂啊!
实际上不光政治家反对秦国的战争,新兴的工业贵族们也不赞成这个决定,一年以来自这个东方国家的庞大订单让他们是欣喜若狂,第一次就是近两百万英镑的大单,这样的好主顾哪找去?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赚钱最重要!
在酒会的现场心有不快的并不只是莫尔帕斯一人,南洋方面主导谈判的文彦轩,脸上也没有多少快乐的意思。
“皓华兄,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喝闷酒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