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1/2)
揣着问号离开了户部李佑去了棋盘街惠昌银号。棋盘街位于大明门之南六部位于大明门之东相距并不远。
戴掌柜将李佑迎入内堂并禀报道:“就在刚才苟家遣人拿了二万两银子过来正在那边交割。”
李佑笑道:“看来武安伯没有老糊涂也算他识相!后面陆续还会有你们都收好了。”
想起户部晏尚书索要银票的事李佑又思量片刻他老人家也没说个数目到底送多少为佳?
李佑在官场闯荡这么些年从来没有给尚书这个级别的朝廷大佬送过办事好处不太明白行情是怎样的特别是帮忙通融了如此大的生意的情况下。
最后他自己估摸了一个数对戴掌柜吩咐道:“你去开五千两见票即兑的银票拿与我有用处。”
戴庙祝愣了愣“这样不合规矩在银钱这一行当东家任意支用柜存银或者乱开银票是大忌讳本行公约严厉禁止的。如若传了出去那就是很大丑闻行内其它各家决不再会与我们往来并作公证。”
无论银铺钱铺还是帐局只要涉及到存银业务的为了保证信用虽然没有统一的公会但行业同道的影响力很大也有全行业认同的一些公约。比如说某家银铺如果有什么大动作或者有新开张都要一些同业做公证如此才能算被认可后生效否则没有信用可言。
原来这事没有想得简单啊。李佑苦恼的想道他个人财产里哪里拿得出五千两现银。又问:“动用分红如何?年底盘点总该有些分红的。”
“也不大妥当今年易主动荡了一次银号利润本就没多少再支出五千两只怕店里伙友都要有怨言。”
李佑一拍大腿道:“方才苟家那二万两入好帐没有?如果没有先记为一万五千两存入本号。*其余那五千两算作是借给我的我打个欠条送给苟家。然后我以这五千两换银票出来。”
“这样运作倒是可以。”戴掌柜匆匆出去办理此事。又过了一炷香功夫才回来。“妥了苟家一万五千两存入本号。开了一年期票给他。其余五千两挂在东家名下算作东家个人借款。这是代拟的一式两份合约东家签了名。本号作保盖骑缝印章。”
李佑在借条签了立刻成了欠苟家五千两的大负翁。之后戴掌柜将银票递给李佑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东家有什么急用钱的地方么?要不要告知关大掌柜?”
严格来说不经关绣绣这个大掌柜同意就擅自变动存银归属虽然银号没损失什么但有点不合规矩。不过惠昌银号情况特殊李佑与关大掌柜是一张床的倒也不怕没人担待责任。
“明年要在京师与扬州之间试行部分盐课汇兑这五千两就是为此开路。”李佑透露了一点内情。
“那便恭喜东家!”戴掌柜祝贺道。几十万款项下来按一分利。也有几千两利润。
本来是想让伙计去送但是李佑拿到银票后觉得还是自己再跑一趟户部比较可靠。他找了信封装起银票出了银号往东北方向户部而去。要亲手将信封送到晏尚书手里。
送完银票李佑觉得今天真是做了一件漂亮事情最近这段时间很少有事情能办的这么顺心了。
金融霸主的宏图大业迈出了实质xing的第一步畅想着美妙未来李佑带着飞扬的好心情回到了家里。此时已是中午。他在前院晃了晃见没什么家务事要处理便朝后行去心里兴致勃勃的盘算午饭后找哪位妻妾调个情泄个火松快松快。
在月门处却被家里西席崔先生拦住说话原来是要禀报今ri午访客情况。“别的都没什么在下帮着打发了只是有个特别的。”
李佑诧异的问道:“这些ri子该来的都来过了现在还能有什么特别的?”
“却是那钱国舅。”崔先生说。
钱国舅?李佑感到意外确实挺特别。当朝正宗国舅爷有这么几个钱太后的兄弟和萧皇后的兄弟都可以叫国舅这姓钱的两位国舅爷李佑都见过也都打过交道。
有点手段的钱大国舅新宁侯已经很识时务的跑到南京去了躲开京城是非逍遥度ri去。至于另外一个钱二国舅贵人事多的李佑从记忆里扒拉半天才记起他是什么样子对他的印象就是“很贪很无耻但混的不怎么样”。
今天到访的国舅爷肯定是钱二国舅。按说钱二国舅的圈子与他李佑是没有什么交集的除了修理过钱家公子并且在扬州时打过一次非常不愉快的交道之外在京城基本没见过面为何今ri这位国舅爷突然登门拜访?
“他可说了什么事情?”李佑又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