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宴席间的褒与贬(1/2)
一直到陈知县和三个巡检陪同卢尚书从偏厅走出众人停了寒暄。
见得那尚书老大人走了几步指着圆轮扇叶立定道:“这物事咯吱作响闻之甚不惬意。”
陈知县一挥手便有仆役撤下了这几架圆轮木扇。随即没多久馆吏又找来二十余人每人手持一柄大扇屏声静气立在冰盆后扇动起来既保持宴席凉爽又没了木构响动。
宾主遂各自入席众陪客也随之纷纷落座每人身前都有一张桌儿旁边一个jì女。
老大人点了几首曲子后在管弦丝竹声中开席了。
李佑这位置可真称得敬陪末座身边把酒的jì家殷勤侍候低眉顺眼道声万福。李佑看她娇小玲珑眉目如画拿话问道:“姐姐是哪一位?”
jì家答道:“奴家是鱼鳞巷的元宝儿今rì能服侍陈先生真是修来的福气。”
这个名李佑仿佛听说过大约也是个在本城有名气的。今晚这场不可能找一些歪瓜裂枣来凑数的。嘴称赞一句道:“名如其人真像那白花花的小银元宝教人恨不得捧在手里亲热。”
元宝儿掩口笑道:“先生谬赞了。奴家想做个东道先生不要嫌弃。”
又是一个要做东道的…看那元宝儿小巧可爱李佑倒也没完全拒绝只说有空便去。
主桌接连了几道大菜、羹汤什么烧鹅、鹿肉、烤鸭、全羊、蒸五花之类仆役给众人分食之;酒也敬过几巡又给各桌了十来道jīng制的清口小菜。
开场主要还是陈知县和卢尚书在叙话卢尚书问了些本县近年来的风土民情手扶须发慨然道:“吾自皇榜提名蒙受天恩宦游三十余年。如今须发全白年已花甲物是人非矣。犹记得昔年离家之rì双亲及好友送至渡口皆潸然泪下哽咽不能语而吾年少轻狂不以为意至今双亲已去故旧飘零悔之莫及。”
底下凡是够资格说得话的官绅们包括来的几个尚书老友一齐抚慰恭维只道老大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可以告慰。
然而卢尚书话题一转道:“吾常有倦鸟思巢、落叶归根之思明后年将书乞骸骨休养天年。记得飞燕矶景sè异丽吾yù建宅于飞燕矶下老来有嬉游山林之乐。可惜此处多是官田yù烦劳陈父台筹谋一二能使我悠游晚年。”
李佑没有资格随便插话正乐得清闲正与元宝儿调笑偶尔偷偷吃点豆腐。突然耳朵里听到卢尚书想要在飞燕矶下建住所心里十分吃惊。
卢尚书意图侵占官田这都不算什么干这种事的多了。但那飞燕矶已经预定为炸山取石之地如何能住人?就算完成了石塘工程再建宅院那时候已经是满目疮痍乱石遍地了卢尚书肯住这样的地方?
陈知县起身揖拜道:“下官委实当不起父台二此事待宴后仔细计议定要使老大人高兴。”这种欢庆祥和时刻陈知县当然不会大煞风景直接拒绝唯有先含糊应付事后再作打算。
黄师爷与李佑对视一眼均道不妙。卢尚书乃历仕三朝的元老虽没入得内阁说话也是极有份量不好得罪的。但这不是议事的地方只得按下不提。
宴饮继续各桌的菜品都换了一遍。此时已经过了礼仪应对为主的开席阶段众人去了拘束场面欢畅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