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草清 >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一份大餐摆在眼前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一份大餐摆在眼前(1/2)

目录
好书推荐: 鲜血圣骑士 都市小兽神 重生之毒霸天下 混在明朝当书生 校花之心跳回忆 网游之青城剑仙 大时代之穿越1983 红警之机械公敌 天庭养马官 网游之屠夫

第四百六十一章一份大餐摆在眼前

“那帮龟儿子,抢了家里头的鸡鸭,连拇嘟不放过,还……还……”

“还怎么!?径直了说,朝廷替你做主!”

广西思明府思陵县板邦山一座山间小村里,听口音该是四川人的年轻农妇吞吞吐吐,状极悲苦,枢密院军礼司郎中袁应纲两眼放光,满怀期待地催促着农妇。

“还把人家的肚兜都抢起跑唠哇!”

农妇掩面,袁应纲脸色一僵,翻着白眼就出了屋子,身后农妇却是放开了,满嘴念着那可是上好的苏绣,她娘传下来的宝贝。

思陵县尉强忍住笑,朝这位正五品大员拱手道:“交趾人和国人在这板邦山下隘口来往甚密,姻亲故旧南北相连,都是熟人。虽偶有掠夺,却极少伤人命坏名节之事。”

两人一边说一边朝村子外定,两个枢密院的文办带着几个**在后跟着。县尉一身箭袖劲装,就戴着网巾,看脑门上还只是一层青茬,就知道是投效英华不久,他接着道:“安抚和府尊愉令聚兵备变,下官并不觉交趾人有何异动,袁郎中,您此来查探,是为……。”

袁应纲“哼了一声:“交趾人没怎么为难国人,可不等于交趾国就对我上国恭顺守礼。

那郑主。前跟鞑清云贵总督来往,之后又跟云南提督马会伯来往,对我上国图谋不轨,其心可诛!”

县尉却还是没槁明白这位军礼司老爷跑到这国门之地,挨家挨户走访,为的是哪般。听袁应纲说到郑家不以为然地道:“藩国无知,不识我英华天威,总还觉得我英华就如当年的吴三挂。即便北面换了雍正皇帝,郑家都还把满清奉为上国,可到现在郑家人也一直没敢闹出什么动静。”

袁应纲皱眉:“真没动静!?那可是…麻烦啊。”

县尉疑惑袁应纲叹气:“这帮交趾猴子胆子真的那么小吗?就只是劫掠、伤人、欺行霸市,这可……。”

声音压低,转为县尉听到的自语:“这可不够出师之名……。”

说话间迈上一处小山头,袁应纲忽然皱眉:“这里还是我中国之土?”

县尉点头:“当然,康熙四十九年,两边起了争执,就在前方山头勒石为界,立那界石的坑还是我亲手挖的,喏就在那,大概两里外。”

县尉手慰举到一半,脑袋却跟着袁应纲的手臂转了过去,袁应纲问:“那为何这里还有一块界石?”

看向背后数十步外的山坡下,一块界石赫然立着,周围的坑土还是新鲜的。

“中国人,你们越境了,还不赶紧滚回去!”

强调怪异的呼喝响起片刻后,数十名戴着斗笠的兵丁将袁应纲等人围住。

“嘿嘿……,好大的胆子敢在我上国天官面前辙野!还有啊,这界石是怎么回事?不想活了么!把你们陈大目叫来!”

县尉显然熟悉对方来历,更为对方如此肆无忌惮的行径而暴怒如雷。

“陈大目走了现在是阮大目管事,他说了界石就该在那里……。”

对方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显得格外蛮横。

县尉朝这帮交趾兵丁咆哮了好一阵,得来的却是如林梭镖围逼,他不得不对袁应纲低声道:“袁郎中,咱们还是先撤为好。”

袁应纲哈哈一笑,显得极为开心:“先派人回去通报,至于我么……,、,

他朝那帮兵丁吼道:“本官脚踏之处,就是我中国之土,有种把我抓了去,抓了去!”

那帮兵丁可没被他这官威震住,利索地就围上来绑住,县尉跟部下大惊,正要拔刀举枪,却被袁应纲吼住。

袁应纲看住这帮交趾兵丁,笑得格外狰狞:“你们犯了一个大错。”

黄埔无涯宫大中门外西侧,马车密密麻麻挤满了“停车场”。马儿膘肥体壮,车子蛮金镶银,格外华丽,车中人个个华绸玉带,满手琳狠扳指,挥着的扇子上或字或画,落款都是名家。

这些人下了马车,相互热烈地打着招呼,一同朝大中门行去,其间一对父子模样的人物,更惹来无数人侧目和招呼。大盐商沈世笙沈复仰父子,在广东工商界可是鼎鼎大名。父亲继续操特盐业,儿子则在基建、作坊、车船等各个新行当钻营,既占了稳,又抢了新,家业蒸蒸日上。

“父亲,继续把银子按在田产上,那可是一桩大错!”

沈复仰一边应付着众人,一边低声对父亲说着,他事业也忙,已经很少能跟父亲当面交流。

沈世笙皱眉道:“李官家此次摆千商宴,也该是为了广东地价之事,可依着李官家的行事,怎么也不会为难咱们,你是在担心什么?”

沈复仰道:“官家当然不是要为难咱们,儿子是担心会失掉机会。父亲把流水银子转了十凡万到田产上,到时候眼瞧着机会送上门,咱们银子还不够使唤。”

沈世笙道:“不止是为谋利嘛,咱们沈家生意做到这个地步,也该给家中留点百年产业了口赚再多的银子,也难留到后世。”

沈复仰摇头:“父亲,现在什么年月了,老想着百年产业。百年产业是作出来的,不是守出来的。您一下买了凡十顷地,佃户、管事,庄子的打理,这些事咱们就不熟,还不知道要赔多少年才能收回这些本钱呢。您还撮弄着我卖工坊,当真就想当田间员外啊?”

沈世笙也有些感触,叹气道:“那你说,银子还能往哪里使唤?又是有什么机会?”

沈复仰眼里闪起了精光:“父亲,你就没看懂官家的行事。当广东地价涨起来的时候,我就在看着官家的动作了。他当年要取消盐业专卖就是不让咱们把银子都摁在盐上面。难道要他还会坐看银子都摁在土地上?两月前我就在准备空闲银子,还跟父亲您打过招呼,您就是不听……。”

扫视周围,众人正纷纷杂杂议论着你今天买地了没有,地价又涨了多少咱们是不是组团扫田坑湖南和福建那些外省冤大头之类的话题沈复仰嘴角一歪,晒笑不已。

“儿子听得了一些风声,官家正在筹备什么……,开闸计划,就是要将银子从田地,从广东往外赶的,这就是大机会。谁跑在前头,不仅能赚得大利,多半还能积下一份真正的百年产业。”

沈世笙眼中也升起幢憬:“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后悔了。十凡万两银子才买了七十顷田还零零碎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