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痛苦内战(1/2)
江帆怔怔地喂孩子吃了点东西,自己盛了半碗饭,食不知味地吃了几口,搅搅筷子就放到那儿了。?
不一会儿,住在县城西关的父母亲和刘曼一起,气喘吁吁地赶来了,左问右劝地对江帆轮番劝阻。?
“孩子,要知足常乐!多少人都是平平庸庸过日子嘛,何必那么心高意大呢?”?
“咱没有人家那么好的条件呀,这事多难办啊,要容易的话,咱县城里的人不都出去了吗?费心劳神,不惜一切代价,连家庭的幸福生活都断送了,值得吗?”?
“你不能这样自私,只顾自己前途,不管家里亲人。”?
江帆终于忍不住反驳说:“我这不是自私,我也是为家庭好嘛,只不过暂时得付出一些牺牲,我有长远打算。”?
“哎呀,算啦,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一辈子就那么短短几十年,何必自找苦吃,即使荣华富贵,也不过过眼云烟,值得吗,孩子?”?
……?江帆面对妻子、父母的苦劝软化,内心十分矛盾、痛苦,他硬着头皮听着,也希望说服他们,但毕竟各持已见,尤其刘曼始终坚持反对。他不能发火,不能苛求亲人们的完全理解和支持。是的,他不忍过于明显地拂拗他们的好心关怀,他只是暗自埋怨妻子不能像有的女人那样,作出无私的短暂的牺牲。?
他最后只好沉默了。?
但只有那么片刻的犹豫、傍徨,然后焦灼不安,难以按捺的内心火焰又燃烧起来,并且从此不再轻易熄灭。?
想想那些成功的人,当初也流下多少辛酸的泪,有的为出国留学倾家荡产,不惜抛妻别子远离异国它乡!他坚信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便宜事。?
埋头翻看书本,仅需掌握的英语词汇就有一万左右,还不说中国学生相对比较薄弱的听说能力训练!对于江帆这个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自学者来说,又何其难也!他觉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好像相距十万八千里。?
时间何其珍贵!分分秒秒的流失都让江帆感到心疼!一方面得应付工作,一方面得对付生活杂事,剩下的只有见缝插针、独避一隅苦读苦记苦练。?
生命假如说可以有分身奇迹的话,他多想把自己分成几瓣!他常常把自己逼得热泪盈眶!又偷偷拭去,埋进书堆中。?
苦燥的英语,这时尤其显得枯燥,因为这不等同于以前的欣赏式的阅读,这是自定的强压下的突击,是脑力的、精力的、看不见的肉搏战。人们无不了解血与火的战场上的残烈,即使在电视荧屏上也略见一斑,可有许多人并不能体验到某些人精神搏击中血淋淋的一面。?
是的,正如前面说的,当觉察到学习中又上了一个台阶时,江帆也会一个人兴奋得直跳!但更苍茫的荆棘又马上展现在面前,他会立刻提醒自己,前面还有太多的沉重。?
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江帆读记英语直到头皮发麻,眼涩脸热,大脑发胀发昏,然后稍作休息,喝口水,踱踱步,去看一眼孩子,再继续下去……?
他的妻子刘曼从单位下班回来,径自做饭洗衣,孩子也被她赌气送到江帆父母那儿照管。她摔摔打打,有时吵两声儿,更多时候就是“冷战”。她甚至冷嘲热讽地暗自埋怨丈夫“瞎子点灯白费蜡”,考不上,知难而退才好呢!?
江帆终于一言不发地如期报了名,进了L市外语学院的托福培训班。?
每到重点授课时间,如果是白天,江帆不得不隔三差五地找借口向领导请假,如果是晚上,因为比平日夜里会晚一点,没有班车,他就骑自行车,来去几十里路,从市里到县城猛蹬,往往到了家门口就瘫软无力,大汗淋漓,喘口气再掏钥匙开门。?
总是夜深人静才到家!打开灯,将剩饭热一阵儿,狼吞虎咽吃下去算晚餐,去市里时带的冷馒头早已消耗殆尽。他不能和L市的那些同学比,人家有地利之便,经济条件又好,他呢?为了多省点钱,也不舍得买面包、饮料,只好苛薄自己了,他预计将来费用不菲,到时真考取了留学资格,说不定要为钱犯多大愁呢!?
“活该你受洋罪!放着安生不安生!”刘曼看见他的狼狈样子总是又好气又好笑地抢白江帆。“你这糊涂女人!还有没有点人心?幸灾乐祸的样子!”江帆忍不住发火道,他憔悴的脸,显得更苍白了。?
“你自找的!怪我什么!”刘曼也没好气儿地回敬道。?
“我自找的,不错!可难道我是办坏事去了?总比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好吧?”?
“你这也是一种不务正业!说的倒好听,你要真替我们娘儿俩着想,也不会一头撞到南墙上!”“我怎么不为你们着想了,啊?”江帆摊着两手,气急地嚷,“再说,我也不能光为你们着想,男子汉大丈夫,我有自己的追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