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诡道(1/2)
温惠母女两在厨房里忙活着,我跟温惠的父亲坐在一起泡茶聊天,泡的是我带来的吴坚种的茶。看着我有模有样的泡茶招式,温惠的父亲称赞道:“阿波,看你泡茶,对本地生活已经习惯了吧?”
“是很习惯了,有些时候自己在家里也泡泡茶,就会觉得心里很平静,那天不泡还真得像少了什么似的。”
“茶道其实就是修身养性,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说的最好,他说这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温惠的父亲品了一口茶,现出教书育人的老师本色。
“叔叔在做校长以前是教什么的?”我询问道。
温惠的父亲回答说:“我是学历史的,当然教历史。”
“有些时候我很奇怪,叔叔,你看中国历史,我记得我学的历史上李自成、张献忠都是英雄人物,可听台湾人讲他们学的历史中对李自成、张献忠的评价都很差,这是为什么那?”
“历史是由当权者书写的,这就是成王败寇的由来。李自成和张献忠清史称之为流寇,国民党继承了这种说法,而我们大陆这边,对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向持支持的观点,自然对李自成张献忠美化了一些。这都不一定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清史里记载张献忠屠川,有无其事都很难讲,特别是他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后面连着是七个杀字,其实真正的碑上是没有这七个杀字的,后来发现的碑文的后面实际是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本来是自我反省的文义,被清政府一改,变成了张献忠嗜杀,整个意思都变了。所以历史的记载有些是相对真实的。”
自从温惠说了她父亲对我印象不佳以后,我一直想找机会跟她父亲谈一谈,今天倒是个好机会,就从历史方面往我想谈的方面引:“叔叔,不知你对老子的道德经是怎么看的?”
温惠的父亲说:“道德经我看过,没什么研究,只知道道家历来讲求的是清静无为。”
“我看过一些杂书,很多人对道德经都认为是古今最全的权谋之书,无为只是老子的表象,无为的目的是无不为。实际上孔夫子的儒家,韩非子的法家,以及孙子的兵家,都是在某一方面继承了老子的学说。”
“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有记载,我知道,你说孙子继承了道家思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叔叔你细看一下孙子的兵法十三篇,那里面完全是道家的思想在战争中的运用。你看看运用道家思想最多的汉朝,如果无为的话,汉文帝就不做皇帝算了,实际上他不但做了,还运用黄老思想把汉朝治理得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