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精细(2/2)
吴坚笑着说:“你错怪我了,这是今年我在海州刚种出来的,车上还有几斤,一会拿给你一些。”
“哦,大陆这边也可以种出这么好的茶?”我惊讶的问。
“当然啦,实际上大陆的土壤环境比台湾的好,只是茶苗的品种不行。这是我从台湾带来的改良品种。”吴坚谈起茶,马上来了精神。
“吴哥对茶很懂的。”阿莱在旁边说。
吴坚笑着说:“我祖上就是种茶的,父亲当兵之前,也是茶农。家学渊源。”
“无怪乎吴哥种出的茶这么好喝。”我称赞道。
“我刚才听阿莱说,她家也是种茶的。”吴坚说道。
“哦,我还从来没听阿莱说过。”我看着阿莱,心想这两个人还真是投机,无话不谈。
“我们那是茶乡,毛尖很出名的。我家也有两亩茶园,很少一点,赚不到钱。”阿莱解释说。
我建议说:“吴哥没想要回老家投资建个茶园什么的?收益会很不错的。”
“这次就是要回老家看看,具体到时候再说了。”看来吴坚有回老家投资的意愿。
来海门这几年,见过很多台湾人,发现台湾人在大陆经营餐饮业、农业都很成功。一个香稻咖啡,就让台湾人一年赚走海门人几百万的利润。有些时候我很奇怪,也许台湾人就是比大陆人有头脑?后来有一位朋友跟我说,你看台湾人最像那种人?我想了想,说感觉台湾人跟日本人很相似。朋友说这就对了,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日本人那种精细的风格,已经让台湾人接受到骨子里去了。你没看*说他自己在某一时期都是日本人,虽然有些无耻,也说明日本对台湾殖民的成功。吴坚身上就有这种风格,他来海州,曾经走遍了海州的每一个可以种茶的地方,每个地方都取了一点土化验,最终花了半年时间才确认现在种茶的地方,所以才会种出这样的好茶。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原因之一,起码我做不到他这样,能够安下心来考察一个地方半年,我能够挨半个月就不错了。
我们三人再也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谈,气氛有些干涩,我感觉就像自己闯入了别人的谈话圈,他们本来谈得高高兴兴,被我一打断,彼此都变得无话可说。沉默让我们都有些尴尬。吴坚坐不住了,站了起来,说自己要连夜赶回海州,所以要走。
我也站了起来,说:“一起走,我也要回家了,正好跟着吴哥拿茶叶。”
阿莱默默送我们出来,说了一声再来玩,我们三人就分手了。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