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夜幕下的灵魂(1/2)
第一百五十六章夜幕下的灵魂
(1更)
听说秋号一下午就找到了工作,至于什么传销,裳倪儿可是不清楚的,为了庆祝,怂恿秋号一起去吹火锅。bxzw
丫丫的,什么庆祝,还不是借机想吃的,不过,找到工作也是开心的事,二话没说,秋号就带着裳倪儿离开宾馆,一边观赏夜色中灯光闪闪的武平这个城市,一边向目的地,宾馆人介绍的很有特色的驴肉火锅店。
火锅店不大,也不是很正规的那种,但是很卫生。
裳倪儿跑过去,除了点了一份中号火锅,害怕不够吃,又点了一些素菜,诸如青菜、豆芽、蘑菇、金针菇、粉丝、土豆等,外加花生米和牛肉两盘冷菜。
裳倪儿自己点了一杯热牛奶;秋号点了一瓶啤酒。
好家伙,驴肉火锅一端上来,像个大肚娃娃,掀开盖子,秋号用筷子一搅拌,就知道,坏了,裳倪儿点菜多了,怎么才18元的驴肉火锅,竟然这么多。
两人吃了一个多小时,几乎都撑到嗓子了,依然没有吃完。
裳倪儿嘟囔道:“实在吃不下了,浪费就浪费吧,谁让你来时候不打听清楚的。”
秋号叹了口气,勉强将火锅里德驴肉捞吃了,才心疼地结算帐后和她离开。
他对裳倪儿说:“不是我小气,实在是我小时候吃过苦,加上老家是农村的,所以对饭食特别讲究,很少浪费。”
裳倪儿笑嘻嘻地念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秋号看了他一眼,不由气苦。说:“好好的一首《悯农》诗,用你这口气念出来,完全走了味。”
“怎么了?这诗还能有多深意境?不就是叫人珍惜粮食吗?我懂。”裳倪儿不服气地说。
秋号叹口气说:“你没有做过农民,哪里能体会到农民春耕夏作,秋收获的艰辛、喜悦、和珍惜每一粒粮食的心情?”
看了秋号一眼,裳倪儿说:“这里还有这样的东东?当时我看的书上只有这诗,没有解释,那你给我解释解释,这首诗句的含义。”
秋号抬起头,望着夜空,深邃的眼睛似乎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忽然,裳倪儿似乎觉得这个小徒弟无限的高大,从那满含情感的解说中,似乎能体味出一些别有滋味的东东。
秋号缓缓地说:“诗的开头书写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更深层次的是,这一场景在诗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
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现实的不满。”
裳倪儿说:“这些天来,我也了解了一些如今时代的东东,似乎大变化啊,农民都翻身了,怎么提起农民,你还是那么别有意味呢?”
“哼”了一声,秋号说:“关键是基层干部素质低!虽然农民状况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除了国家中高层,基层的干部嘛,还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说实在的,又有几个是人民真正选举出来的了,所谓的选举,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又有几个真正把农民当国家的主人看待的?还不是经常作威作福吗?
你看啊,省市的中高层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还是好的,前年内陆几个省发生重大旱情,国家相关部门当即与空军某部联系,进行人工降雨、降雪,你不明白的,在复杂天气进行人工降雨、降雪,是相当危险的,部署这些事,不经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飞行员冒着生命安全。可是,他们说过什么了?还是向当地要过一分钱?没有,如果不是从偶尔的新闻报道上,我根本不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相当部分农民,也是具有几千年来的劣根性,有的人通过关系,一旦翻身做了个小官,马上就像换了小马甲一样,不再是农民了,整日里是盘算着怎么贪污国家的钱财,怎么从农民兄弟身上炸出点油水!
这不仅是时代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
裳倪儿不由说道:“我……我知道你在凡界的理想很伟大,可是,即便你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帝国,能拯救那么多农民吗?或者说城市里,同样有贫困的啊,”
秋号沉思了一下,说:“这与拯救整个世界,一样荒唐,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这需要更多的农民自力更生去改变,需要更多的城市人去帮助农民改变这一现状以及改善自身。
我吗,只是想通过商业手段,救济一些深陷贫困低层的人而已。多给他们一次争取好日子的权力机会罢了,就如救济贫困学生一样,我不可能救济他们一生,未来,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决定这一切的还是他们自己。”
……
忽然,前面巷子里传来一阵阵怒骂声、打斗声、哭闹声。
两人加快脚步,来到聚集了很多人围观的巷子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