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杨高僧(1/2)
明天有点事,现在提前将明天的都发了……原来今天更了1.4万字啊……!!
看在我这么拼命的份上,各位,投个推荐票吧!谢谢啦~!!
**********************************************************************
“请问这位大师如何称呼?在哪座寺庙修行?”马府管事林三看着面前的年轻僧人,虽觉他眉清目秀、神色轻浮,背上还背着个大箱子,不太似庙里常伴青灯古佛的和尚,但对方既然寻上门来,说是有办法替马小姐作法驱魔,那自然是得笑脸相迎,然而毕竟心中疑惑,故而出口相问。
“阿弥陀佛,”杨陌双手合十,缓缓宣了一声佛号,这才悠悠道:“小僧法号一陌,乃是来自金陵城北的栖霞寺。”栖霞斋与栖霞寺隔山而对,门下弟子都是修佛之人,故双方一直互有来往,隔得一年半载的还常常有佛法交流活动,故而他对栖霞寺也算颇有了解,知道如今栖霞寺中辈分最低的弟子乃是以“一”为辈,所以临时给自己起了个“一陌”的不伦不类的法号。这话一说出口,便是连自己也觉得好笑,当下忙忍了笑,端正容颜,摆出一副得道高僧的肃然模样。
杨倩闻言吓了一跳,却是心中不悦,暗道:“小陌扯谎怎的也这么不着边际?也不事先商量一下,扮什么不好,干什么偏偏选栖霞寺?也不照照镜子,哪有半分栖霞寺得道僧人的样子?”
管事林三忙也双手合十还拜了一下,道:“原来是一陌大师啊,久仰久仰,”望了望杨陌身旁男装打扮的杨倩,又问道:“那请问这位公子又是何人?”
杨倩听他问起,将手中折扇“啪啦”一声收起,拱手粗着嗓子答道:“在下杨青,临安人士。家父前一阵子病重,至今未愈,小生这次本是特意来栖霞寺替家父上几柱香,在佛祖菩萨面前给他求个平安,哪知还没上山就碰上了故友一陌大师,听他说得这事,故随他来贵府看看,讲不定能略尽绵薄之力。”她父亲杨汉的确是病重得卧床不起,她也的确打算回栖霞斋给父亲求佛上香,言谈间勾起伤心事,颇有些伤感之意真情流露,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倒也是入情入理,叫人捉不出破绽。
林三点头道:“原来是林公子。如此甚好,两位快请进吧,正巧两位栖霞寺大师正在里头给小姐作法,料来和一陌大师当是旧识。”
“什么?”杨陌脱口道,待看到林三诧异的眼神,连忙肃然道:“阿弥陀佛,听闻同门师兄弟竟然也在,小僧惊喜之余有些失态了。”心里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暗骂自己好说不说刚才干嘛说栖霞寺,也没想想人家栖霞寺就在旁边,现在倒好了,假秃驴撞人家真和尚身上了。
杨倩闻言也是一惊,但她镇定地极快,假意喜道:“如此甚好!请问是哪位大师亲临呢?”
林三道:“我们每月十五左右都会上栖霞寺请寺中大师前来作法驱邪,前几回来的都是‘若’字辈的师父,这次有幸请到了至清大师。”
现今栖霞寺内主要是“至”字辈、“若”字辈和“一”字辈的僧人,辈分最高的“闲”字辈僧人只剩闲定大师一人,但他以过百之龄,早在十余年前便以闭关入定、不理俗务。自他往下的“至”字辈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得道高僧了,故这次有面子请到至清大师,林三言语间也甚是得意。
杨陌听得是至清在里头,不由松了口气,点头缓缓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至清太师伯,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至清乃是栖霞寺中的著名高僧,多次随寺中弟子到栖霞斋中来交流佛法,故杨陌也见过他几次,对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子印象甚好,想来当不会太为难自己这个冒牌货,却不知他认不认得自己,只希望一会儿见了面千万别当面拆穿就好。
当下两人随林三进了马府,杨财飘在两人身后,苦笑道:“既然栖霞寺高僧在里头,那我还是先躲起来吧,一会儿让他看见我事小,要是二话不说把我给超度了那就玩完了。”说完一溜烟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林三将两人领到马小姐闺房外,对两人道:“二位稍等片刻,至清大师正在里头作法,我们先别进去打扰他。”杨陌点了点头,只觉一阵阵梵音佛唱和焚香的气味从闺房紧闭的房门内传出。
至清不愧是得道高僧,经颂声安静平和,自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奇异力量,三人在门外只听得片刻便已觉得心神大定,飘飘然仿佛有魂魄离体,飘升佛门忉利天之感。
等得约莫半个时辰,至清的经颂之声才渐止,忽听得里头一个男人声音焦急地问道:“至清大师,您看……您看这是个什么怪病?君儿什么时候能好?”
杨陌和杨倩疑惑地看了看林三,林三低声解释道:“这是我家主人马太守,他担心自己女儿,至清大师破例作法时让他进去在一旁观看的。”
只听房间里头一把苍老平静的声音响起,缓缓道:“令爱体内生受的邪魔鬼异之气经三年累积已然非常深厚,但这还不是最要紧之处,我已替她作法驱魔,散除她体内的邪气。但她受的内创却不是光靠宣读佛经就能消除的,这般每月诵经只是治标之举,若不消除她体内所受的内创,这个怪病终究无法根除。”
只听得马太守嗫嚅道:“这……这、这怎么会这样……他明明说……唉……”断断续续自语了数句后终于寂然。
至清见他沉默,也不追问,只道:“此间事了,那至清就告辞了。”
马太守忙道:“如此有劳大师了。”房门“咿呀”一声打开,马太守出门对林三吩咐道:“快叫人备些上好的斋饭给两位师傅!”说话间看到林三身后的杨陌和杨倩,先微微愣了一下,但料想又是不知道谁请来作法的所谓的大师,出于礼貌便向两人点了点头,杨陌和杨倩连忙合十还礼,杨陌心中奇道:“备斋饭给‘两’位师傅?莫非除了至清老和尚外,还包括我?”
林三道一声“是”,刚要下去吩咐膳房,却见至清缓缓而出,说道:“不必了,此刻回栖霞寺,恰好能赶上寺中午餐。”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形微胖的小和尚,他约莫十岁年纪,此刻正抬着头好奇地打量着门外的一干人,方才他一直没出声,是以门外的杨陌和杨倩不知道屋里除了至清和马太守父女外竟然还有第四个人。
马太守见至清推辞,知他乃是有道高僧,自己再坚持他也不会接受,只得道:“那实在是有劳师傅了。林三,送客!”
至清出门见得杨陌时不由一愣,心道:“这小和尚怎么看着有些眼熟?但他定然不是我们栖霞寺中的僧人,也不知道是马太守从哪儿请来作法的。”既然同是佛门中人,至清宣了一声佛号,合十问道:“贫僧栖霞寺至清,不知道这位师傅如何称呼?”
杨陌正大感尴尬,林三却是欣喜地介绍道:“这说来也巧!至清大师,这位是打算上栖霞山求佛的杨公子,这位是一陌大师,正好便是和大师您一个庙里修佛的!”他见至清不认得这个“一陌”也不甚奇,心想这个年轻和尚估计没什么辈分,哪里似至清这般德高望重,栖霞寺里好几百号人,人家至清老和尚不认得他也是情理之中,若是每个僧人都认得那反而稀奇了。
至清听得一愣,正想开口否认,杨陌抢先一步道:“阿弥陀佛,没想到这么巧在这儿遇见至清太师伯啊,您不记得我了吧?有一次我在寺中碰到您,您还给我说了半天佛法呢!”
至清只觉这人越看越眼熟,又拼命对自己乱使眼色,口中有一搭没一搭的,想来内有隐情,当下也不拆穿,只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微微一笑看着杨陌,也不言语。
见他并没拆穿自己,杨陌登时心中大定,道:“小僧听闻马小姐身染怪疾,自忖对医道颇有研究,故冒昧登门求见,不知太守大人能不能让小僧进屋一察?”
马太守为难道:“也不是不行……只是,方才至清大师说就连他也……”
至清微笑打断道:“无妨,就让一陌进去看看吧,说不定真有高见也未可知。”他虽知杨陌是个冒牌的栖霞寺和尚,但他一把年纪、阅人无数,法眼一开已看出来者并非歹人,虽然还不知道他究竟想干什么,但料来有自己在旁也出不了岔子,这才开口替杨陌说话。
听得至清都这么说了,马太守自然不好再阻止,当下领着他们复回女儿屋内。
只见床边帘幕低垂,马小姐兀自昏迷不醒。然而经由刚才至清的一番作法,她体内的邪气已然消减甚多,原本早间杨陌在离得她几条街远就能感到邪意,但此刻站在她闺房内却也只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心中不禁暗赞至清佛法精深。
马太守走到床边,看着昏迷的女儿,皱眉忧心道:“这位一陌大师,您看我女儿都昏迷这么久了,怎么还没醒过来?以前都是作法后不久就能醒来,这次怎的这么久?”
杨陌解释道:“这个自然,如至清大师所言,每次作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消得体内邪气一时,却消不了一世,每次鬼邪侵体,反噬之力也越为强大,每次受到的伤害也越为深,故一次比一次难以转醒。不过您不用着急,说不定过得片刻马小姐就可醒来了。”心中暗道:“你这个昏官,不理百姓,对自己的女儿倒是着紧得很!”
马太守自然不知道他虽然口中解释,肚子里却在骂自己,听得这番言语也无可奈何,当下只有静待女儿醒来了。至清听杨陌说得头头是道,也缓缓地点了点头以示赞同。
杨陌道:“太守大人,若您不介意,能让我为令爱把把脉吗?”
马太守点头答应,将帘幕内马小姐的右手拉出一截,杨陌口宣一声“阿弥陀佛”,左手单掌竖起,右手三指轻扣马小姐脉门,装出一副神医模样。他虽只略通岐黄之术,但也明显地感觉到马小姐脉搏既微弱又紊乱,似乎随时便会休止一般,当下暗暗发力,一股真气从指尖传出,联通指下脉搏,输入马小姐体内。
只听“嘤咛”一声,马小姐被真气一冲,登时悠悠转醒,马太守原本觉得至清已然束手无策,自然也不寄望这位“一陌”大师能有什么作为,不过碍于至清的面子才勉强答应让他进来看看,哪想得他弄得一弄自己爱女竟然醒了过来,心中的欣喜之情自不必说,登时对面前的“神僧”刮目相看。
然而马太守却不知道栖霞寺僧人只修佛、不习武练气,先前至清以佛门真义驱扫滞留在马小姐身上的邪气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邪气一除,醒过来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若是随随便便来个练了几个月气的人来,也可以轻易用真气将晕迷的马小姐冲醒,杨陌这番随手之举实在是可以算捡了个大便宜。
杨陌道:“阿弥陀佛,马小姐醒了,真是可喜可贺啊。小僧这就挑拣几味养气补血的药材给小姐加固体元。虽说这样也难以根除,但总算聊胜于无。”说完将一直背在背上的戒体箱放下,打开箱盖,在里头翻来翻去。
马太守一眼瞟去,见得箱内物品登时一愣,只见那箱子里装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像什么木鱼、香炉、念珠、各类药材这些自然是不在话下,还有平时甚少见到的拂子、如意、净瓶,甚至斜斜放有一把用破布裹起来的脏兮兮的刀。他哪想得到,这些都是杨陌在买完僧袍布鞋之后嫌钱花不完,便还在法器店和药材铺好一阵采购,一并放入箱内带来的。
箱内物品实在是多且杂,杨陌在里头翻查了半天,这才挑了一瓶归芍地黄丸和一盒当归养血膏递给马太守,马太守连忙不迭一通道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