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月考日(上)(1/2)
第二日早修时,杨陌还纠结于《观音经》和《波若波罗密多心经》之中,杨倩与李漠寒已经在学习更艰辛深奥的《大悲咒》了.
只听石正瑾道:“大悲咒全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诵此经文者能得十大利益,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待两人抄录经文后,又详细讲解道:“功德利益乃包括: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不堕三恶道……”
杨陌虽眼看着《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却竖着耳朵听着一旁石正瑾的说话,当下忍不住问道:“什么是三恶道?”
石正瑾看他一眼道:“你耳朵倒灵,要你背诵经文也不专心。”杨陌却道:“我听你讲解也是学习,反正现在听了也省得你下次再讲。”
石正瑾说不过他,只得瞪了他一眼,解释道:“六道乃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所谓三恶道则是指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杨陌听得甚感兴趣,又问道:“是不是我们今世为人,下一世转世投胎就不知道成什么东西了,但是念念这个《大悲咒》就可以得大功德,不入三恶道?”
石正瑾点头道:“大抵如此。不过转世入哪一道,却不是单纯念几句经文便可以决定的——若是那恶贯满盈、杀人越货的恶人,临死前念几次咒文,难道便能入三善道了?综而言之,人受业障所报,行恶多者得恶报,死后堕三恶道,而多行善事自然能转投善道。”
杨陌听得连连点头,道:“想来我们今世为人,自也是前世积了功德,却不知我上一世是什么?是天人还是阿修罗?”
杨倩取笑道:“你倒是想得挺美,说不定你前世便是一只小狗,成日摇尾巴吃骨头。”
杨陌不服气道:“小狗又怎么了?我觉得小狗也挺好啊,天天吃了就睡,醒了就玩儿,生活也逍遥自在。”想了一想,不由担心道:“也说不定我前世真是一只小狗,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才能转世为人……石师叔,可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的前世?你能看出我的前世是什么吗?”
石正瑾笑道:“我自然是不能了。不过传闻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桥边的三生石,它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俱都刻在上面。”
杨陌喜道:“真的?”随即又黯然道:“都到了奈何桥啦,死都死了,却还有什么用?等喝了孟婆汤,更是什么都忘记了,便是知道了也记不了多久。”
石正瑾失笑道:“这些不过是传说而已,做不得真的,再说投胎转世,前世的爱恨情仇便就此了断,与下世再无关联。你也莫要枉自伤感了,还是先把那两首经文背好,再多读几遍《大悲咒》吧。”
杨陌不情不愿地从故事中抽离出来,继续苦背经文,石正瑾也自教杨倩与李漠寒念《大悲咒》。
《大悲咒》乃是梵文典籍,全文晦涩难懂,念起来有如天书,什么“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只听得人头大如斗,连意思都不懂,遑论背诵了。
这咒文毕竟是别种语言,便是杨倩也学了颇久才勉强能将全文读出来,石正瑾为两人纠正字词读音后,又解释咒文内涵,乃是赞颂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求以普度众生、渡人皈依三宝之意。
杨陌听得心中称奇:“没想到这篇鸟语一般的咒文,说的竟然是这个意思。”
苦习一个上午,总算是功德圆满,《波若波罗密多心经》终于算是能勉强背出,再看那边,杨倩已经能将《大悲咒》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便是石正瑾也惊叹于她的记诵之能。
杨陌却是心中不服,暗道:“会背几段鸟语一样的咒文便了不起么?要是下午能将剑室给收拾得好才叫厉害呢。”想到此层,不觉眉头大皱,转头看向身边的李漠寒,只见他冷漠的脸庞上虽无甚表情,但眉眼之间略带忧虑,显然也是为下午的任务而担心。
看到杨陌拧成一团的眉头,杨倩已然猜出他心中所想,便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安慰道:“不用担心,每日若能收拾得数十把剑,终有一天能完成的——莫要忘了,越到后头所剩剑鞘越少,便也越容易了。”杨陌苦笑道:“但愿如此吧。”
石正瑾看得几个孩子心事重重的模样,只笑笑地看着三人,也不言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