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2)
六车道派人尖讨延安府打探相关的消息,自然晓得萧货晓口呛的万禁军军纪森严,对百姓秋毫无犯。也晓得孟觉晓在延安府做的善后民生的想干事宜。总的来说孟觉晓给种师道留下的印象算是良好的,不像一般的文官,虽然也做一些民生之类的事情,但更多的是务虚。
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书生,由于时间的关系,渐渐发展成几篇文章定终身,早就背离当初设立一些制度的初衷。一个刚丢下书本的书生到地方上任一县长官,可以说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也很容易被地方上一些小人盅惑利用,三年一任,到头来真正为地方做的事情其实少的可怜,坏事的也不少。
种师道认为如此年轻的三品经略孟觉晓,就算手下有一些能吏在帮衬,最初进入仕途的时候,把个河间府治理的海晏河清,紧紧靠勤勉绝对是不够的。想来想去,种师道觉得只有天才能形容眼前这个年轻人,加之在战场上的表现,种师道面对孟觉晓的时候,还是不觉生出一丝敬畏。
如果不是出于敬畏,种师道不会在城门口安排人手,为的就是孟觉晓一旦来到,他能第一时间知道。
“见过大人,大人使的好拳脚!”种师道上前拱手见礼,孟觉晓当面第一次笑道:“瞎说,花拳绣腿而已。种将军,言不由衷哦!”
种师道没想到孟觉晓如此直爽,正尴尬间,其后的种恒上前拱手道:“学生见过大人。”
孟觉晓判断种师道应该会来拜见,只是没想到他能把儿子带来,再看看种恒一身文士打扮,心里便有了计较。种师道这是认为自己有文武只见,所以带个读书人的儿子来。
“好一个俊秀才!”孟觉晓夸了一声。种恒面露羞涩道:“大人过奖了,读书人还是要像大人一样,锦绣文章定前程。长相并不重要!”
孟觉晓道:“这话有道理,但是不全对。一个人的长相其实对于一生还是很重要的,以貌取人虽不是好事,但世人大多如此。再者做官之人,只懂得写文章也是远远不够的,不然即便中了举人,到了地方上除了四书五经别的都不会,你能做啥?一州一县,那么人那么多事情,想管理好不是想当然的事情。眼下的读书人心里都有一股子傲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意气风发,真的丢给他一个县来治理,十有**是眼高手低。”
初次见面居然说那么多话,而且语气诚恳态度随和,这让种恒激动不已。种师道在边上听着心里另有想法,孟觉晓这番话未必是说给种恒听的,主要还是说给自己听吧。
“听大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种恒喜不自禁,毫无作伪的夸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