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2)
…汇地广人稀,生存条件的艰难早就了彪悍的民北从来就是出强兵的地方,北宋年间的西军战斗力就很强,只是被内耗拆解拖垮了,在抵御女真人的战场上兵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看书请到==就要讠卖==还能获QB记住我们的网址.91du.nèt
熟读史书的孟觉晓自然晓得西北这个情况,所以才会只带来一万禁军。其他的兵源就地解决。
“党项人的领李元浩。原本也是西北豪强附属在大唐之下。太平日久。官吏**,李元浩野心勃勃之辈,利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和民族矛盾割据河套自立为王,终于成了本朝边境大患。西北盗贼众多,地方豪强皆建壁垒练民团自卫。其中以西北大族折家、种家为主要代表,这两家在环、庆二州影响巨大,别看党项人破了环州、延安府,却没有去招惹这两家的寨子。就是因为这两家地方豪强名下数万骁勇私兵的存在。”
范仲淹说到这,孟觉晓不禁皱眉道:“地方上存在这么两股强大的力量,地方上的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难道不担心出现第二个李元浩么?”
“地方官员非但不能控制他们。地方上的事情大部分还得倚重这两家才能办好。天高皇帝远的,边民对朝廷的归属感并不强烈,朝廷管不了他们的死活,这些大家族则能一言而决其生死。再者现在的官是朝廷的三品大员。
范仲淹没接着说,孟觉晓倒是接过话道:”是啊,吏治败坏,官员就知道捞钱,哪管百姓死活?西北民族成分又复杂,各种矛盾纠缠在一起。出现官府的号召力还不如地方上的这些豪强一点都不奇怪。”
孟觉晓能看的这么清楚,范仲淹一点都不奇怪。这位好友的才具,当初在京城就已经见识过了。朝廷的邸报上关于河间府的事情范仲淹也有所了解,孟觉晓能成为西北经略使,在河北干的确实不错,否则朝廷也不会放心这么一个小年轻过来主政。
孟觉晓叹息一声又道:“廷报上称党项人威逼长安,具体是什么个情况?”范仲淹不屑的冷笑道:“没有的事情,其实是一些人担心朝廷算账,延安府丢了,他们也是有责任的。党项人离坊州还有百八十里呢,就敢向朝廷上报兵指长安了。沈格这一败。算是把地方上这些官员的胆子都吓破了,不少人都在收拾细软,风声不对就跑。朝廷不杀士大夫。顶多就是一个流放,总比丢了性命要强吧?他们存的不就是这么一个心思么?”
孟觉晓知道范仲淹这是在提醒自己面临的将是一个怎么样的烂摊子,党项人和地方豪强也都罢了,关键是官员队伍的问题。
“如果是你来做这个经略使。你会怎么开展工作?”
这个问题让范仲淹有点意外小略微的思索一番道:“眼下的关键不是别的,而是安定民心。另外要尽快的打一个胜仗,稳定住局面。党项人倾全国之力也不过数十万兵力,他们的攻势不可能持久。别看他们现在攻城略地,最终还是要自己退回去。人口,始终是制约党项人展的重要因素,李元浩动战争,很大一个因素就是为了劫掠人口。”
范仲淹来西北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对局面的认识如此之深刻,可见此人的才华。历史上那个在西夏能止小儿夜啼的范仲淹,果然是名不虚传。
“范兄,到我这边来干吧。我身边缺人啊!”孟觉晓安出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