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嫁衣第二百七十五章 各种意外(1/2)
和连容通完,徐清风才想起到洪都后一直没给家里以及南州那边报过平安,正像连容说的,压根就想不起打开。本章由网友为您提供更新]虽说在白云观的几年就是这样的,已经成了习惯,但现在终究和往日不同,前些天还被警察抓过然后出了车祸差点摔成瘸子,销声匿迹是要不得的,大家会以为又出了事呢心中大呼“失策”,赶紧给父母、陈树彬、司云飞、袁莺、陶烨等人挨个打,没想大家都他在干,让他白担心一场。
情况是曾凡泉透lù出去的。王院士那个建议得到在场所有专家的支持,都说徐清风目前的学历状况太脱离实际,水平都能跟他们这些邦联最顶级的专家相媲美,却没有与之相应的资质——还有天理吗?反正有制度为据,程序上稍破点例不算个事。但话要说,也就是徐清风实在太年轻,如此妖孽的天份,让这帮老家伙连嫉妒心都生不起,如果大上一二十岁,估计不少人就要认真掂量掂量了。翁院士尤为热情,甚至主动要求担任徐清风的论文指导老师,根本不考虑是否专业对口。翁院士说徐清风这双巧手既然能拿刻刀拈银针,换成手术刀也应该一样,如果徐清风愿意,可以成为他的关门弟子来个真正的学贯中西。翁院士是真的见猎心喜,觉得除了拥有一双难得一见的巧手,徐清风居然能用西医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中医问题——还说服了他们这些专家——才是最难得的可见徐清风基础打得很牢而且勤于思考,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医学界的一代宗师。但徐清风婉言谢绝了翁院士的好意,理由是他现在要学的已经够多的了,再加个专业顾不。翁院士想想也是,“猴子掰yù米”是要不得的,毕竟医学宗师只是种可能,而符箓、雕塑双宗师对徐清风来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原则上只差整理出一套成文的理论,没有让人为了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性而放弃唾手可得的果实的道理。不过翁院士也没把话说死,告诉徐清风如果将来某一天觉得“学有余力”了,随时可以找他拜师。
徐清风是南州大学的学生,曾凡泉当然不会傻得让别的院校抢走发证单位的荣誉,此外孙建涛既已无碍,禁口令自然随之解除,曾凡泉便适时地向校方以及陈树彬通报情况争取支持。yù叶萝就在陈树彬家住着,很快也得知这一消息,而且在第一向徐清风的父母和袁莺等人报信。袁莺接到yù叶萝的时候正跟陶烨在一起吃饭,于是陶烨也了。第二天一大早杨一鸣去陈树彬家送菜的时候,被没过兴奋劲的yù叶萝拉住一顿好说,导致他了解到的情况比陶烨还详细。这么大的事,杨一鸣当然要马上向武连超汇报,武连超再告诉徐刚,没过多久就传到司云飞那里。
徐岳明生性洒脱,平安就好,别的不看重,干巴巴地说几句注意休息之类的话,就把扔给杨家慧。杨家慧更关心的终身大事,一个劲地问徐清风时候能回南州,袁莺都到那十多天了,他却始终不见人影,人家姑娘会想?接着又说如果袁莺连这都不理解也不行,那样以后还过日子?不如换个更善解人意的,比如司云飞就不,这几个月帮徐清风把“云淡轩”那个临时小家打理得像模像样的,听说白云观附近几个村的人全都夸她贤惠。模样更不用说,不打扮都比精心打扮的袁莺水灵。
徐清风听得满头黑线,心说老妈突然转移目标对司云飞上了心,不她那“听说”是打哪来的,是连永、杨科,还是把yù叶萝的反话当正话来听?想想还是yù叶萝搬nòng是非的可能性最大,只可惜小丫头不清楚老妈有些方面向来是一根筋的,指东打西绕圈子的话她听不懂,反而nòng巧成拙。不过也是,都说瓜田李下难避嫌,没几个人会他跟司云飞是基本清白的,急着抱孙子的老妈当然要重点关注她觉得离目标最近的。这事根本不能解释,那样只会让老妈确信的判断没,徐清风赶紧转换话题,问了下爷爷nǎinǎi和外婆最近的身体状况,然后以论文还没写完为由匆匆挂断。挂断后还有些惊魂未定,有种落荒而逃的感觉。
陈树彬只在里简单地勉励几句,还有就是对因身体原因无法去洪都亲自主持徐清风的论文答辩只能让曾凡泉代理表示了下遗憾。倒是陈媛抢过好一番交待,让徐清风别累着,注意身体之类的。其实南州大学提出过让徐清风答辩的想法,但被翁院士等人一口回绝,他们几个打定主意落个“慧眼识人”、“提携后辈”的好名声,都准备从南州大学抢人了,哪会把主动权让出来?曾凡泉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只能跟陈树彬发几句牢sāo,骂学校那帮人太势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