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勿看(1/2)
第四百三十章.勿看
自《大云经》颁行天下,全国上下皆以武则天和弥勒佛转世为话题,充溢着神秘的颂扬声。武氏外戚们更加紧活动,网罗赏羽拥戴武则天做女皇。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丙子,有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汇集神都洛阳,叩阙向武太后上表,请武则天当皇帝,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
估计是人数太少的原因,还不像个请愿的样子,几百人请愿,哪能推举一国之君呢。所以,请愿的结果是“太后不许”。但傅游艺马上被提拔为给事中,由从六品升到正五品,升了一级半。这已表示出,太后“不许”是假,而暗示要搞出个规模来。很快,大型请愿活动果然出现了。朝中百官、在野官宦、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僧人、尼姑、道士如潮水般涌进洛阳、涌往宫门,一下子汇集了六万余人,都一起请求太后登基做皇帝。皇帝李旦一看这个形势,也上表请太后赐姓武,不仅自己的皇位不要了,连李姓也不要了
第二天,群臣上朝,都齐说新皇帝登基的瑞兆。许多人说,有大凤凰从明堂飞到上阳宫,立在宫旁的梧桐树上,很久才向东南方飞去。有更多的大臣随声附和,有几万只赤雀聚集在朝堂上。表明真命天子应天命,请太后登基,接受天帝之命。武则天明知朝臣在说谎,她也在心中替这些人可怜,读圣贤之书,光天化日之下,造出这等谎言,也不知害羞。然而,曾几何时,他们还攻击女主临朝,为祸国家,如今齐声捧她,要求她登基坐朝,又争着喊这是天意既然大家一致请求,那就不客气了。本来么,她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九月庚辰,武则天表示接受群臣的请求,群臣欢声雷动,似乎他们久盼的皇帝终于要临朝了。九月壬午,秋高气爽的神都洛阳,迎来了新皇武则天的登基日。
清晨,晴空万里。在万众的欢呼声中,武则天登上了则天门楼,她戴上皇帝的冠冕,穿上龙袍,迎着初开的朝阳,向万民颁诏,自己正式登基,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尊号为“圣神皇帝”[颁文见《全唐文》,卷第2673—2674页。]。同时宣布: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皇太子递转为皇孙。
宣布完毕,欢呼的声浪再起。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登基仪式,隆重而辉煌,永载史册。至此,武则天终于一步步登上了皇权的顶端,成为中国的第一女皇。武则天仍高高地站在则天门上,向激动的万民挥着手,金风抚着她,不断吹动着她的宽大龙袍,朝阳映着她激动的面庞,仍然是美丽而生动。有谁能相信,他们欢呼的女皇帝,已是六十七岁高龄了,望着她仍然挺拔的身材,没有人相信。
九月丙午,武则天在神都立武氏七庙,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作为自己最早的祖先,她姒氏为文定皇后;以周室四十代祖周平王的少子武为睿祖康皇帝;妣姜氏为康惠皇后。原来,古史记载:周王朝乃姬姓建立,至周平王时,其最小的儿子出生时,手掌心的纹路极像个武字,故平王赐幼子武姓。所以,武则天以平王幼子为自己的始祖,自然文王又是更早的始祖。始祖武姓继承的周朝,故应改唐为周,史称武周王朝。接下去追封自己的五代先人皆为皇帝和皇后。
追封祖先之后,又立侄儿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立从侄攸归、重规、载德、攸暨、懿宗、嗣宗、攸宜、攸望、攸绪、攸止千人皆为郡王。另立兄长的六个孙子为郡王,诸如姊皆为长公主[《资治通鉴》,卷204,天授元年九月。]。
新王朝的中央中枢机构领导人以宗室和亲信控制各首要位置,并按为登基立功大小安排座次,以保证新王朝的稳定。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司宾卿史务滋为纳言,凤阁侍郎秦客为检校内史,给事中傅游艺、岑长倩、右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侍御史来子等皆赐姓武。其中,为武则天登基立功最大的傅游艺,在一年中连升四轮六级,由九品的青衣或为七品的绿衣,再升为五品的绯衣,终升为三品的紫衣(以服饰色彩论品级),时人谓之“四時仁宦”。宗泰客也因劝武则天“武周**”,故首为内史。
在非常时期,为加强各地方的稳定,了解地方官员、民众对“武周**”的态度和反映,武则天迅速派出史务滋等十余人为巡抚道,前往各地,这是中国官制地方鉴察制度的开始。
为新政权的需要,武则天宣布科举制度增加名额、破格提拔,并增加殿试制度,由她亲自选拔,使科举制度逐步走上成熟阶段。
天授二年(691年)正月初一,武则天坐万象神宫,正式接受圣神皇帝尊号,命国家旗帜易为赤色,正是奠都神都洛阳。把国家的象征、帝王所祭的土地神和谷神的社稷由长安移至神都洛阳。又把武氏神主移于神都的太庙,在长安李唐太庙改为享德庙,四时祭祀高祖、太宗、高宗神位,其他各室闭不再祭。宣布完毕,圣神皇帝武则天率百官大享明堂,祭祀昊天上帝,百神从祀,武氏祖宗配享,李唐三帝同配。如此便解决了武家和李家祖宗的祭祀问题,表示武周**成功,改朝换代,但不忘李唐先祖,给人和平过渡感觉。这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时的唯一现象,是武则天的创造。
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就这样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被永载于史册了。中国的历史,由男权主宰的历史,像一列隆隆开动的机车,至此开出了它原来的轨道,真诚入了武则天铺设的轨道,女人主宰的历史轨道。这一段不同于常规的历史篇章,由中国的非凡女政治家挥笔书写,展现出特殊的历史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