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勤王(上)(1/2)
由于雷川的十二万铁骑突然出现在马邑城南,迫使丁国昌和刘鹗不得不放弃马邑城,只坚守了一月有余的马邑防线随即崩溃,马邑会战以星月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手打小说)
东都城,三百多年来安然无恙的东都城如今竟暴露在了敌人的兵锋之下,三百多年来稳固如山的东都城现在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古老的帝国是不是气数已尽?还能不能绝处逢生?现在这已成了帝国每一个臣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题。
已是初冬时节,天气阴霾,天上浓云密布,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过了一会儿,天空中就纷纷扬扬飘下雪来。
这是东都城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这一场瑞雪并没有给战乱中的东都城带来丝毫祥瑞之气,相反,倒使人们的心头变得更加压抑。
茶楼酒肆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喧哗,大白天也门窗紧闭,胭脂巷的青楼妓馆前门可罗雀,再也听不到令人**的丝竹管乐之声,就连昔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也变得冷冷清清,只有稀稀疏疏几个行人在路上行走,他们都低着头,神情紧张,步履匆忙,他们必须要在天黑之前赶回家去,东都城实行宵禁已经一个月了,人们几乎已养成天黑前赶回家去的习惯。
自从马邑会战失利以来,东都城就被一种不祥之气笼罩着。敌人已占领了大半个帝国,马邑会战之后,富庶的关中平原也被敌人控制了三分之一。面对这兵荒马乱的时局,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默默地焚香祷告,求上苍保佑东都城能躲过这兵燹之灾,保佑一家人能平安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星月帝国的皇帝刘度负手站在御花园中的暖香阁内望着窗外飞扬的雪花。
他在等一位重要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负责指挥马邑会战的丁国昌。
丁国昌是辅佐过两代帝王的老臣,也是刘度的股肱之臣,自刘度登基以来,丁国昌就一直主持军务院的工作。他工作勤勤恳恳,每天到军务院最早的是他,离开得最晚的也是他,由于他的勤勉,军务院内的各项事务被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他在军务院,刘度感到非常放心。
马邑会战之后,丁国昌主动承担了这次会战失败的全部责任。刘度也撤掉了丁国昌的所有职务并将其下狱审查。刘度心里很清楚,马邑之战的失败绝不是丁国昌一个人的问题,就是再换一个人来指挥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帝国太古老了,这古老既是它的荣耀也是它的负担。许多问题存在已久,人们却习以为常,并不认为这是问题。只有当巴特隆发动这场叛乱后,这些问题才清楚地暴露出来。
丁国昌在扮演替罪羊的角色。马邑会战是决定帝国命运的大会战,有十几万将士捐躯,
这个战败的罪责总得有人承担,否则无法向臣民们交代,军心民心也无法稳定下来。
今天就是丁国昌被移交监察院的最后期限,刘度心中不忍,所以特意在御花园的暖香阁内设宴,为这位辅佐了自己几十年的老臣饯行。以丁国昌所承担的战败罪责来看,十有**会是死罪,所以今天有可能就是君臣相见的最后一面。
刘度灰暗的心情一如这阴沉沉的天气。
“启禀陛下,丁大人来了。”内务部次长杨煜上前向刘度禀报。皇帝的生活起居向来是由内务部负责的,这酒宴也自然由他们来安排。
“请他进来吧。”刘度用低沉的声音说。
丁国昌被两名监察官陪同着走进了暖香阁,手上和脚上还戴着镣铐。刘度命两名监察官把丁国昌的镣铐取下,然后让他们退出去等候,屋里只剩下君臣二人。
刘度看了一眼丁国昌,发现他比出征前苍老消瘦了许多,原来直挺挺的脊背现在也变得佝偻起来,衣服也显得脏乱不堪,哪里有一丝半毫执掌天下兵马的帝国权臣的威仪啊。
“你坐吧。”刘度说,语气中透着苍凉。
等丁国昌恭敬地坐下后,刘度亲自给丁国昌斟了一杯酒。
丁国昌看见皇帝陛下亲手给自己斟酒,竟激动得泪水涟涟,他一边用袖口擦眼泪,一边颤巍巍地站起来说:“岂,岂敢有劳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