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雨中决战(1/2)
绥远这块土地。在夏天的时候却让人只感到凉爽和心胸开阔在这么一片茫无涯迹的草原上面战斗戍边甚至生活。在夜色中看着那一天地星星向你扑面而来。让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觉得心胸不自觉的宽广引起来人间俗世一些钩心斗角鸡虫得失都变成了最无足轻重的事情。何燧自从移驻绥远开始是配合蔡锷进军西北同时稳定东北局势。蔡锷一直挺进到青海兵威大震未尝没有他这支已经名动全国地王牌军在背后默默的威慑力的帮助。自从蔡锷调掌预备军。又顶上了和德军日军的作战第一线之后。何燧就一肩挑起西北东北两个方向的军事布防威慑重任。在他的麾下有安蒙军三个师一师在奉天、二师在山西、二十一师。在东北有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师。在陕西有第二十六师。在青海有第十师。在甘肃有第十四师。同时四川的十七、十九师也接受他的间接节制。可以说掌握了国防军一半地骨干力量。不是没有人在雨辰背后吹风说他何灼然虽然是总统一手提拔起来地但是总是和雨辰保持点距离宁愿在外面戍边也很少愿意回南京中央。但是雨辰回报给他的却还是信任。有时何燧也忍不住在心里冷笑你们知道我想要的什么?就是单纯地想当一个国防军人而已枪口永远对外!虽然对雨辰有时翻云覆雨威福自用地手腕。他心里总是有些想法。但是他依旧相信雨辰不是为他自己他的手段不管如何目标还是只为了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为了这个事业他愿意贡献自己的全部心力为祖国安定这片边疆
青岛那里逐渐变得紧张复杂起来的局势何燧作为国防军的高级将领。自然从最开始就知道总参的决策和演化的过程。现在他地任务也重得很!总参非常担心日本同时会在东北有所动作。给何燧来地训令就是以安蒙军一师二师还有“狼居胥”骑兵旅配合已经中央化的二十七师压制整个东北!威慑住日军在关东州和榆关一线一万三千余名日军不敢动配合青岛的6上攻势。如果朝鲜军三万余日军越境的话将从蒋百里部抽调十五师还有河南的十二师北上增援。与此同时。四川的十七师也星夜乘船出川会同已经在津滴线上预备地十八师中央警卫师原广东地方的二十二师还有十六师组成总部直接掌握的总预备队。蔡锷所部番号改为第一野战军团。下辖张雄夫的海防军和林述庆统一指挥的青岛军。国内这些日子。部队的动员调动就像了疯似的。几个兵工厂已经在连夜加班赶制军品。对付敌人的战争威胁。只有用强硬地姿态将他们压回去!国防军本次一共动员了十五个师作为野战主力而各战地还有守备部队。动员的6军数量达到了三十五万人。雨辰和这个国家在这一刻。终于表现出了最强硬地姿态。在正在从绥远赶往奉天的何燧看来这个国家终于渐渐地有些现代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了。同时也有了一些统一政府地样子。经过这次淬火以后这个国家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也只有雨辰…………才在不知不觉当中做到了这一步啊。但是现在青岛前线松坡先生那里的局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车行途中。已经断了联系啊。
从8月4日下午开始在两天后才改番号为第一野战军团的预备军。开始拿出了最大地威力。局势已经向全军做了传达政府还在做最后地外交努力。雨辰这些日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一时表现得比较低调。但是预备军从上到下都明白总统正期待地看着他们的战绩早一天拿下青岛就能多取得一番主动就算最后还是要决战一场取得青岛这个地区对于防御作战地态势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啊!
在蔡锷破釜沉舟的动员令之后所有高级军官都压在了第一线师团指挥部里督战。从下午开始火炮开始凶狠的射击前线地机枪和迫击炮也同样打成了一片火海。天似乎都象被这狂暴的威力击漏了一样。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是夏天海边最常见地雷暴雨。正赶在步兵要起总攻的时候。前方一个个电话打回来:“气候不利冲击道路本来就是弹坑连着弹坑。大雨才下了几分钟就变成了泥潭攻击是不是还照常进行?”蔡锷从牙缝里只迸出了一个带着金属颤音的回答:“下刀子也要给我攻上去!”
大雨倾盆还有比大雨还要密集的炮弹子弹。德军还据守着他们的工事。虽然障碍已经被摧毁。步兵堡垒线的堑壕也被炸得七零八落。两天来的夜间攻击也让他们惊叹于新中**队的战斗能力。但是在没有到最后一刻的时候他们仍然为了德意志6军的骄傲还有军人地任务抵抗到底。不管他们这种坚持是不是正义。还有没有意义。在这种暴雨中已经分不出进攻的队形。也没有时间继续进行步兵小群地渗透推进。所有一线指挥官都已经被现在焦灼而紧张的局势被从雨辰到蔡锷的严令逼红了眼睛。国防军在这最危机的关头毅然承担了最大地牺牲第九师四个团及中央教导师一个团。还有战斗工兵二团的大部分。象一**黄色的浪潮在大雨中怒涛一般向前涌动。德军炮火机枪的疯狂射击在人浪中打出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但是这缺口瞬间又合拢掀起了更高的巨浪。下级军官们只穿着衬衣挥舞着手枪和指挥旗冲杀在最前面。泥泞的阵地让每个人都不住的跌倒爬起有的人倒下就再也不能起来。喊杀的声音已经压倒了雨声和枪炮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只剩下了这些步兵在艰难的朝上涌去。后面支援的火力。机枪已经打得冷却水都沸腾了大雨淋在套筒上。升腾着一阵阵的白气迫击炮以高率在射着。炸点的闪光像一道道的球形闪电在德军阵地上面此起彼伏。小湛山主攻方向的前面本来就是炮火耕犁得最多的地方已经完全成了一个烂泥潭。步兵们简直就是在这沼泽里滚动前进。炮弹激起的泥水烟柱劈头盖脸。第一道堑壕线里面德军就泡在半腰深的泥水里面咬牙射击到了这个地步。人已经忘记了恐惧也只能战斗到底。一群群的五十二团的步兵终于冲上了小湛山的阵地第一线带队冲锋下级军官战后统计伤亡率达到了67%。两军士兵就在泥水里翻滚肉搏不时还有重型爆破筒爆炸开来将纠缠在一起的双方士兵掀翻。有些人经过激烈的战斗倒在泥水里竟然没有力气爬起来在战壕里面窒息而亡这一仗地确打到了最惨烈的关头。一个个残存的永备火力射点都被炸药彻地的送上天这下从天空中落下的不仅仅是雨而是血。
瓦德克少将站在伊尔奇斯北山顶的观察所里举着望远镜透过墙也似的雨幕看着底下地狱般的景象。周围不断有重炮的炮弹落下掩蔽部一阵阵的剧烈抖动着。终于有一二百八十毫米的重炮弹击中了一个炮台的钢帽堡。那里顿时就像火山爆了一样一百二十毫米的加农炮象玩具一样被抛上了天空。所有跟在少将身边的参谋们。都被震倒有些人还跌得头破血流。只有少将还站在那里。似乎已经被残酷地战斗震撼成了一尊雕塑。他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副官那个来自巴伐利亚的年轻人才艰难的爬引起来。灰蓝色的眼珠也了无生气的向下望去他喃喃的吐出了一个单词。正是他们的皇帝威廉二世陛下明地:“黄祸……”瓦德克放下了望远镜这个普鲁士老式军官的单片眼镜就在胸前无力的垂着他摇了摇头:“不是决心。”
在他们的下方一个军服破碎的年轻军官已经跳过了第一道战壕他手中还举着一面红色地军旗。一德军地迫击炮弹在他身边爆炸顿时不知道有多少枚弹片同时击中了他。血顿时从身体里疯狂的涌出但瞬间又被雨水冲刷干净。这名军官还坚持着向前冲了十几步终于一个踉跄快要倒下的时候他身后的士兵扶住了他。几个人架着这个已经垂下了头的军官。朝第二道堑壕线冲去。那面军旗仍然在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他手中牢牢地握着。在大雨当中似乎都能招展起来一样。
完全不考虑伤亡的攻击从下午三时一直打到黑夜雨也停了。小湛山步兵堡垒的第一道堑壕线已经被完全占领其他各步兵堡垒的攻击也有相当地进展。德军集中了最后的预备力量在傍晚地时候也动了反冲锋。冲过第二道堑壕线除了一些零星的永备工事就是直接面对伊尔奇斯北炮台了!所有总部地德军勤杂官兵马夫皮匠军械员。还有滞留在青岛没有离开的德国原来的军事顾问成员都被搜罗引起来。起了反击。实在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国防军们终于退回了第一道堑壕线据守喘息一下再做调整进攻。部队的建制已经完全混乱了也需要整理
这一次雨中的突击。将德军最后的一些抵抗能力都完全榨干。他们在那里也是勉强支撑罢了。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已经尽到了责任。虽然弹药还有。但是已经没有再抵抗下去的决心了。夜色中挂着红十字标志地双方的收尸队。默默地互相拖着各自的尸体。有地德军卫生兵跳到了华军的堑壕里面。艰难的把一具具的德军士兵地尸体推出战壕去。满身泥浆的中国官兵们就坐在泥水里默默看着他们。他们的伤亡还要更加的惨重。不少一线连队只剩了十几个人。这次疯狂的突击第九师这支王牌部队也是元气大伤伤亡二千余人。但他们心里知道未来还有更惨烈地战斗在等着他们。只不过要换一个对手。战壕中突然响起了低低的军歌声音渐渐的就在整条战线响成了一片。军队的士气经过这样惨烈地战斗仍然没有低落下来。后来有人评价在青岛前后的战事里面也许是国防军历史上士气最高的时期。他们这支军队。第一次作为国家的国防武力进行收回祖国被剥夺已久的国土后来还有抵抗御侮的战事。他们知道这一仗是民族气运的转折所以他们义无反顾。
林述庆呆呆的站在通泊河西岸的师指挥部里听着夜色中响起地歌声看着那星星点点的白底红十字。手里握着已经叫通了蔡锷那里的电话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瞬间这个中年军人就已经泪流满面。蔡锷在电话的另外一头也同样默不作声。他知道他这个断然地命令会给部队带来多大的伤亡。国防军现在还年轻他们有勇气去牺牲。但是军队不能一直这样。只凭着他们的意志和勇气去作战。这个国家太需要强大起来了。特别是在付出了这么多地牺牲之后!
南京总统府虎穴作战室公元1914年8月5日凌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