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奠基(三)(1/2)
1913年9月下旬的这一周里对于现在还在北京的英法两国的公使绝对是黑暗的一周。以前已经反复指出过西方国家在华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为这些外交官们的决定所左右。中国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列强的政治版图上面中国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块。这些西方国家以英国公使朱尔典为再次通过了列强统一原则就是公使馆不移驻南京在雨辰没有承诺答应他们提出的一揽子条件——继续承担前清以来的债务关税盐税作为债务和未来借款抵押天津的国防军北方总指挥部撤销天津不再驻军未来借款只能向四国银团借债等等。他们不会承认雨辰的新民国政府他们这些公使老爷就在北京继续过着他们那些悠闲的日子等着南京那个年轻总统的屈服。在他们看来这个国家选择他担任总统真的是一件疯的事情。他们以为把国家的命运押在一个只会高呼口号的年轻人身上就能挽救一个国家的命运恢复他们天朝上国的荣光?
但是他们等来的不是雨辰的屈服而是他和德国计划签订的密约!德国相特使舒尔茨勋爵已经离开德国乘坐埃姆登号轻巡洋舰开赴中国。和在中国国内消息传得纷纷扬扬有真有假不同。他们得到的消息都非常确实德国和中国的谈判估计在这位舒尔茨勋爵抵达南京之日就是进入实质性会谈的局面了!在协约国包围下的德国实在是非常希望在东方有一个盟友。不管这个盟友的强弱只要能在亚洲吸引协约国的注意力就可以了。德国需要付出什么?一些枪炮一点教官最多再有一点借款但是能够换取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正因为知道了德国方面的态度国内不管是白厅还是爱丽舍宫对驻华的公使们的训令就变得更加严厉了。他们等于是在质问这几个国家的公使他们还有没有掌控远东情势展的能力?如果他们的行动迫使中国倒向德国对亚洲的局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外交上做出让步能不能用武力让对手屈服?重点是面对武力雨辰会不会屈服?如果他不屈服那些忠心于他的军队也毫无疑问将武力抵抗干涉到底为了对付他二十个师以远东标准算得上精锐的部队到底要动用多少才算得上足够?在欧洲日趋紧张的时候在远东能够抽调出这么多部队来么?
这一系列的质询让这些在华就以为自己和神一样的外交官们背心上全是冷汗几乎是一条都不好回答。他们忘记了他们在自己国家也不过是外交体系中的二等使节罢了。如果雨辰真的疯和德国结盟几乎可以肯定在半年之内他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军火援助。除非冒着和德国开战的危险他们是不能拦截这些军火的。如果事态走到了这一步他们就必须在中国的武力强大起来或者扶植代理人进行战争或者就自己赤膊上阵。如果要扶植代理人现在中国还有哪家扶植得起来能够对抗雨辰的庞大势力和合法的地位?如果自己赤膊上阵英、日、法、俄等国至少需要四十万以上的兵力才能达成全面占领中国沿海将中国封闭成一个内6国家的任务。现在有这个兵力吗?更不要说预期将要付出的伤亡了!法国现在对德国全力以赴的警惕英国自从布尔战争后就一直在收缩日本国内也在搞大正裁军至于俄国……就别提了。他们根本无从使用武力!这个雨辰又选对了时机做对了事情压迫他们不得不做出让步!甚至要上门去讨好他!一支德国武装起来的庞大中**队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是这些帝国远东殖民体系的噩梦。如果和德国在欧洲的行动配合起来这场噩梦又再要增添三分的惊悚。朱尔典在这个时刻深刻感觉到远东已经不是他习惯的那个远东了而中国的政局也不是他们这些打着领结的外交家们所能完全在背后操纵的了。他甚至恨恨地想这个雨辰以后一定会成为文明的敌人!
在东交民巷的使馆区的英国使馆内这里布置成了一个冷餐会的现场但是寥寥的几个来宾却没有吃东西的情绪任那些精心烹饪出来的各国食物在空气中散着香味。朱尔典握着一杯加苏打的威士忌整个人都埋在软软的沙里面沉吟着似乎说不出话来。这个老人在他漫长的外交生涯里面从来没有接受到国内这样接二连三的申饬。在他看来国内是因为欧洲局势的紧张而变得有些神经质了将远东一点有关于德国的变化都无限制地放大才造成这样判断失误。也许还要他亲自出面代表整个公使团对雨辰进行屈辱性地让步。这对于一个老人的尊严来说实在是最大的打击。他真的不想接受这个现实但是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面对这一切。朱尔典看着那里垂着头默默不说话的日本小桥公使。这个矮小结实的中年日本男子只怕受的打击比他还要大!朱尔典知道甚至南满的那次事变都是小桥参与策划的这个狂热的大和民族的外交家最后看到的结果却是日军第五师团的惨重伤亡关东军内一部分和他关系密切的少壮派军官被整肃。他的满人好朋友肃亲王被抓来审问!在这次列强一致的关于承认新政府的行动当中小桥和他是态度最为坚决的法国和俄国本来没有什么意见唯他的命是从但是美国那个花花公子的公使可是他和小桥联手劝服的。让美国上海总领事著名的亲雨分子库柏到北京来白跑了一趟!但是这次他们两个人都失败了。又一次的失败在雨辰的面前现在他们能够考虑的就是如何体面地下台了。朱尔典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代表他将结束自己的远东外交生涯。袁世凯死了而他也该走了。他恍然觉这个世界似乎真的不属于他们了。
朱尔典站了起来轻轻敲着手中的杯子不胜疲倦地道:“各位先生们各位了不起的外交家们。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大家所面临的这个不幸的消息恐怕都知道了。现在我想尽自己最后一次公使团主席的责任征求一下各位的意见希望大家能就如何下台达成一致。”他嘲讽地笑了自己一下“另一次的列强统一行动不是吗?”
法国公使是位爽快人也许还惦记着去赶下午的马球赛。不在意地笑道:“我们法国没有什么意见远东不是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地方。国内的训令是希望我们配合英国的公使先生和雨辰尽快达成妥协。虽然法国的精力不会为远东牵扯但是我们可敬的盟友英国在远东有着巨大的利益我们希望盟友能把注意力都转到欧洲这里来。对于和南京政府达成协议我们有着巨大的诚意甚至还有一种紧迫感……好了就这么多。”他说完之后一口就将杯子中的酒喝干很洒脱地坐了下来。对于法国来说在中国的任何行动都是跟随着英国动作的英国自己愿意下台那真是最好不过至少他作为公使就可以省太多的心了。
俄国公使是其中唯一一个胃口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人物正把鱼子酱吃得满胡子都是。听到法国公使说完才拿出餐巾慢条斯理地擦了一下嘴开口的声音就是中气十足:“俄国对远东的政策一向是坚定不移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帝国在远东的安全不受动摇!所以承认南京政府与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最关键的事情承认他们也没什么以前不过是帝国尊重朋友的意见采取统一的行动罢了。我们关注的还是东北和蒙古我们的权益还有我们的安全!南京政府对那里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统治我们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些话归根结底就是如果我们不承认南京政府是和朋友们统一行动这次同样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承认他们。但是俄国的权益不能受到损害。如果需要人和南京进行谈判我们要求得到谈判进程同时的备忘录。就是这样。”说完他又放下了餐巾继续投入了对食物的战斗当中朱尔典听出了他话语中隐含的讽刺但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权益?至少英帝国的权益这次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吧。白厅似乎已经愿意做出让步了但是这个让步的底线还要自己掌握真是让人讨厌的差使啊。
只有小桥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从他的表情来看胸中翻滚的情绪用一个词就能够概括了那就是两个字“屈辱”。他终于站了起来矮小的身子努力站得笔直。用一种完全公事话的语气淡淡地道:“帝国对于各国联合近期承认南京政府并无意见。但是帝国的权益不能受到因为承认而造成的损害近期如果开始谈判帝国将派遣正式外交官员参与谈判……国内的训令就是这样我个人不表任何意见。”说完这些话他似乎再也不能忍受这里的沉闷气氛朝几个人僵硬地点了一下头抓起帽子和手套急匆匆就走了出去。
朱尔典叹了一口气:“美国公使今天并没有过来……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美国对于承认南京政府向来是非常热心的。既然大家都根据国内的训令达成了共识我明天就启程赶往上海和美国代表、日本代表共同与南京政府进行谈判在德国的特使没有到达之前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他看着神色各异的各国公使。突然以最后一句话做了总结:“先生们我们在远东狂欢的日子宣布结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