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文人相轻(1/2)
后来,杨晓丽知道是怎么回事时,心里想,这些所谓的文化人真够可以的。闹起来矛盾来。眼睛就只瞪着脚尖那么点地方。
那市委新用办副主任叫富财,年纪与老胡相当,彼此,很年青
的时候,都是文学爱好者,且还是朋友加兄弟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每天都要见上一面,谈理想,谈文学,谈他们都在写的,某一
天,谁在报纸上登了篇小豆腐块,另一人就会恭喜就是祝贺。稿费也就十块八块的,但拿到后。就要请吃夜宵,那时候。吃夜宵也简
单,也就三几块钱,然而,这份情意却是金不换的。
那一年,富财调进市委机关,老胡也进了市文联,彼此都感谢
对方,说:“是你的鼓励,我才能坚持到现在,才能取得这一点点
成绩,才进这机关工作
这时候。他们还是好朋友好兄弟,但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每天
聚在一起了。
有那么几年,富财忙着熟悉业务。搁置了写文艺作品的笔,老
胡却因为在文联工作。不拿出点东西来不行。就继续在一些报纸杂
志上看到他的和散文。再见到富财。就有些好心好意地说:”
你放弃了吗?你可不要放弃啊”。
富财笑笑说:“你别得意,别以为你多表那么几篇东西就爬头了。我这是蓄势待。突然有一天会吓你一跳
老胡“嘿嘿”笑。说:“曲不离口。琴不离手,你再放几年。
我怕你会手生脑锈了?。
这话平时也说过,但这天刚好富财写了个材利,不合领导的意
,被领导元了一顿,还说他越写越差了,还说你看看老胡,进步多
快?好像都进省作协了。于是,富财想,老胡算什么?我就是十年不写,你也别想赶上我。
要知道。富财调进市委机关,自然是比老胡进文联高出一筹的。因此。他总认为老胡矮他一截。
老胡那知他这变化,还在沾沾自喜,说报纸杂志的编辑如何如何评价他的,说他正如何如何地申请进省作协。富财哪看得他这小人得志的样,说明天还要早起下乡呢!就匆匆回家了。
回到家,气得好久都睡不着,想当年,都是文学爱好者的时候。不是我富财帮你老胡修改那篇处*女作表在青山报上。你能坚持下来吗?你能有今天的成绩吗?现在在一些不三不四的报纸杂志了几篇文章,就在我面前扮老大了?
一边气。一边想。我富财得让你知道我的厉害,让那些看不起我富财的人知道我的厉害。这晚。他通宵写了一篇千字左右的短说。第二天就寄到省报去了。他想。我富财不写则不写。一写就要上省报。
一个多月过去。那篇短,石沉大海。富财真就不服气了。一气连写了几篇,一气都寄给了省报。想这强烈轰炸,总该有那么一篇可以登吧?于是,便天天查看省报的文艺副刊,这一天,没看见自己的文章,倒看到老胡的一篇散文登了差不多半个版。更气人的是。那稍懂点文艺的领导,很别有用心地说:“看了今天的省报吗?老肖又上报了。”
富财装听不见。
如果,此事就此打住,富财也不再想登报什么的了。写能拿几个稿费?写能当饭吃吗?他想。你跟老胡比什么?你们已经不再是文学爱好者了,你们现在走的不是一条路。你走的是官途。哪一天,在官途写得顺。比他老胡写好个十倍百倍。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省报一位记看来青山市采访。领导安排富财跟踪这事,全程陪同那记者在青山市的行程。每到一处,富财都要人家好好接待,因此。记者走时,行囊胀鼓鼓的。便拍着富财的扇膀说,你真够意思。说有机会来省城,一定要找我。富财便提出自己那些石沉大海的稿子,小心翼翼地问。不知你能不能帮帮我?
那记者吃人的嘴软。拍着胸口说,文艺副刊有我一哥们,登篇稿子
没问题。
果然。富财的稿子就登出来了。
富财要是等闲之辈就不是富财了。在官场混了这些年,知道这
你来我往的交情,稿子了。就请那记者再来,还要他把那昏刊的
编辑也带来。那记者尝过甜头。某一个周末就带着那副刊编辑来了。
富财毕竟是在市委机关混的,认识单位的头头脑脑也不少。说
省报记者要去采访他们,这接待的事根本就不算个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