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利马特河畔(2/2)
佩特拉不干地甩手:“林,你怎么这样?说不清,就慢慢说啊老师不就是应该给学生解答疑问的吗?”
芳华汗颜,自己还真忘了身为老师的职责,而是不由自主地把她当小孩子对待了。
额——,这糊弄小孩,貌似是中国家长的一贯作风啊。
改,一定要改
芳华急忙耐心地对佩特拉说:“嗯,你说的对。不过,我们中国人有着很重的家国观念,因为我们在近代有百年屈辱的历史。而瑞士,是国际上唯一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上百年来都没经历过战乱。所以,要想让你理解我的心情,就要给你讲一下中国一百五十年的近代史。那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讲清楚的。”
佩特拉却笑嘻嘻地说:“那你每天给我讲一年的事情,也就是一百五十天,五个月,正好在你回国前讲完。”
“这……,”芳华只能感叹这孩子真能顺杆往上爬,她无奈地笑笑,“那好吧”
佩特拉这才满意地说:“那今天晚上就开始讲第一年的故事咯?”
芳华拍了拍她的后脑勺:“好,好,好走吧,我们该回家了。”
她心里却也暗暗好笑:我这不但当了中文家教,还要当历史老师了,看来万一失业又多了项选择。
佩特拉却说:“林,时间还早呢?我们还可以去湖边的花钟那儿玩嘛。”
芳华抬头看看钟,快十二点了。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钟楼,她也就经常不带手表了。
“还是回去吧我们回家后,可以睡个午觉,然后下午我还要看会儿书,这样晚上我才有时间给你讲故事啊”
小佩特拉也知道芳华要看那些很难很难的、厚的跟砖头一样的医学书,便跟着芳华沿着利马特河岸往回走了。
不过,佩特拉还有点意犹未尽,便说:“林,你再教我唱中文歌吧?”
唉,这个小孩的审美独特,不太喜欢儿歌。而自己会的那些流行歌曲大多是讲情情爱爱的,也不太适合小孩子唱。部队学到的如进行曲一样的队列歌曲,也不太合她胃口啊。
芳华忽然想起了一首老歌,倒是比较应景,只不过歌词是粤语的,自己可不会粤语,那就用国语唱好了。
于是,芳华将《莱茵河畔》这歌改了些词,边走边唱给佩特拉听:
“…………
河流象替我轻奏曼陀铃,悠悠地细唱心中恋情;
摇着那小小花伞看山色青青,你的歌可更动听。
利马特河,象画那样美;
利马特河,清新的意境;
童话搬的堡垒添心中幻想,公主的恋歌今天再静听。
利马特河,象诗那样美;
利马特河,美丽又宁静;
童话般的恋爱是多么天真,美丽动听。”
佩特拉听出来芳华这歌是在赞美她的家乡风光,而且旋律是很欢快的三步舞曲,很好听,她自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歌。
她蹦蹦跳跳地合着旋律,还将拉着芳华的手也一甩一甩的。
受到她欢乐情绪感染的芳华,也童心大发,她带着佩特拉,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跳起了轻快的华尔兹。
一大一小两个女孩,一边唱着,一边跳着,还不停地笑着,让周围的路人也不禁频频驻足观看。
不过玩疯了的两人可不管那么多,别说是当着路人。
只是,就在快走到圣母大教堂,即将拐弯上桥的时候,芳华不小心被地上铺设的电车轨小小地绊了一下。
虽然她及时站住了,没有摔倒,不过手里的提篮没抓稳掉在了地上,并且骨碌碌地滚出好远。
篮子倒是没事,里面装的吃剩下的面包就滚了出来。
芳华冲佩特拉耸耸肩,意思是这面包不能要了。
佩特拉指着桥下的天鹅说:“喂给它们吧”
芳华也正有此意,于是二人捡起面包,趴在桥头的石栏杆上,将面包一点点地撕碎,向桥下游弋的几只白天鹅撒去。
那天鹅早就习惯接受市民们的喂食了,马上围拢了来,要么昂首期待,要么弯下优美的长颈频频啄取河面上的面包屑。
芳华和佩特拉正在玩得高兴时,她斜挎着的小背包里的手机响了。
这真奇怪了。芳华虽然配了手机,但是在这里其实很少用到手机的。她一般也就是用手机和嘉辉偶尔发发短信用,两人的通联大多是在网上的。
芳华拿出手机,一看号码,是嘉辉。
糟了,一定是出什么事,他才会打手机找我吧?
可是,他不是说昨天回四川去了吗?能有什么事呢?
莫非是家里出事了?
芳华的心有点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