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进京(2/2)
温婉前世是个自由职业者。直白点说。就是大(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n(1⑹κ.Сn.文.學網)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凭着中文系地功底写些杂文啊小说之类地投给杂志赚点小钱。虽然生计维持得有些勉强。但是日子过得却是相当惬意。经常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以致于。某一天。一觉醒来后。就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名九岁地女童。
据温娴所说。妹妹是在学堂被人嘲笑是野孩子。而跟人大打出手。结果被失手推入了河中。溺了水。醒过来地时候。就变成了另一个温婉。温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名同姓地原因。所以一时间发生了错乱。但是她也没有回去地办法。就只能懵懵懂懂地做个小女孩。等待着某一天错乱地时空扭正了。或许一觉醒来。就又回到了自己那个乱糟糟地小屋了。
说起这次进京地事。温婉就有一千个懊恼。一万个悔恨。刚穿过来那会儿。就碰上乡学地会试。温婉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被赶鸭子上架了。卷子发下来。却原来是让大家以平时所常见地两种东西。各写一首诗。
温婉虽然有张文学学士地文凭。但是吟诗作赋却是不会地。无奈之下。就抄袭了骆宾王地《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和白居易地《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两首诗交上去。本来是做好挨训地打算了。没想到乡学里地先生一看到这两首诗就叫了她过来。让她解释这两诗地意思。
温婉解释了一番,那位先生便激动地奔走相告,一时间,通州红渠镇出了个神童这一风声便不胫而走。更有两位先生,直接联名举荐她去京学上学。这样一来,温婉远在京城为官的父亲温向东也风闻了这一讯息,为传闻中的神童竟然是自己的女儿而自豪不己,破天荒地不顾温家人的反对,坚决地接柳氏母女进京,同时安排温婉进京学读书,宣称一定要培养她考入国学,让他的女儿,成为东望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文心阁女学士。
唉——温婉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叹气了,早知道那时交白卷,或者干脆自己写两首打油诗就好了。自己刚刚适应通州的生活,却又要进京,进入那个人口杂多,关系盘根错节的温氏世家,想起这事,她就一个头两个大。
“母亲。”温娴一边做着绣活,一边问。“听说大夫人有个女儿与我同年,我见着她的时候,是唤她‘姐姐’呢,还是‘妹妹’?”
柳氏一听这话,手蓦地一抖,锐利的针尖就一下子刺入了手指,渗出了红红的一点血星子。放下手中的绣活,转身扶着温娴的双肩,正色叮咛说:“娴儿,你要记住,从今天开始,你的生辰就是甲酉年十月。”
“娴儿记住了。”温娴柔顺地点头应诺。
柳氏转过目光,看向坐在旁边又开始打哈欠的温婉,沉声说:“婉儿也记住。”
“知道了,娘亲,姐姐的生日是十月。”温婉嘴上毫无异义地应着,心中无奈地感叹着,可怜的妾室啊,连女儿的生辰都要让着他人。她记得五月初的时候刚给温娴庆祝过生辰,那时她还送了一条手工串起来的珠链做贺礼来着。
“对了,娴儿,你更要记住,你的妹妹,只有婉儿一个。其他人,都不是你的妹妹!”
“娴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