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高雅的唠嗑(2/2)
陈浩并没有向艾解放了解临西镇领导是怎么解释报表上的事情,人家既然能做出来,自然有一套说法在等着上面的检查。
蜈蚣岭在临西镇的西面,村后面越二十公里处有一座大山,山上的树木在西北风的肆虐下像被拔光mao的公jī,在寒风中瑟瑟抖。山的形状很像一只大蜈蚣,蜈蚣岭因此而得名。
跟普通村庄不同的是蜈蚣岭的村房依照地势零星地散落,户跟户之间相隔有一段距离。村间的xiao路是用碎石子铺成,大冬天踩在上面感觉级硬。
在村委会,陈浩见到只有一位姑娘正在房里看书。姑娘看的极其入mí,两眼间有些红肿,连有人进来都没有觉。
陈浩走到她身后,现她看的正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只是这本书封皮都没了。
这位姑娘看起来有十**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好年华,《红楼梦》里描写的凄惨爱情对她们这样岁数的年轻人来讲,具有非凡的youhuo力。陈浩知道,等再过几年,琼瑶大婶缠绵的爱情xiao说将谋杀无数少男少nv们的眼泪。
陈浩在今世读书庞杂,本着读史以明鉴,四大名著也被他仔细地阅读过,见到姑娘看《红楼梦》,他低声地颂出《葬hua辞》。
“谢hua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net残hua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netbsp;。”
随着他的背诵,原本钻入书中的姑娘慢慢地把眼神聚焦在他的身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掉。
洋洋洒洒五十二句的葬hua辞,是《红楼梦》诗词之中最绝妙、最被称道的篇章之一。它如泣如诉,泪和血凝,字字句句都同黛yù这个苦命的少nv的命运和个xìng融合在一起,成为独眇古今的“黛yù咏叹调”。
而陈浩低沉的男音中却又增添一种悲怆的韵味,让姑娘体会到一种读书时感受不到的自悲。
姑娘饱含深情地说道:“这诗写的真好,再联想到黛yù的命运。这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她命运的谶语。她如一朵馨香娇嫩的hua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
“靠,原来红学家是这样炼成的。”陈浩对姑娘的剖析也暗自佩服,能说出这样富含哲理的话,看来她读《红楼梦》也不是一遍两遍。可是他今天不是来和姑娘谈红学问题,自然不会像往常一样赞美她。
“你说的有些道理,但这不是曹雪芹想要表达的观点。《葬hua辞》同荣府中所有青年nv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已不仅仅是黛yù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曹雪芹通过这葬hua辞预想为黛yù悲哭,同时也为“千红一哭”,为“万yan同悲”。”
“好一句为千红一哭,为万yan同悲,同志,你实在是了不起,能用两个词说出《葬hua辞》的jīng髓。”姑娘此刻看向陈浩的眼神多了一丝崇拜,在她眼里,不之客的陈浩已成为她的知音。物质缺乏的年代,jīng神食粮也同样缺乏。尤其是乡下,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知音就像找五条tuǐ的蛤蟆一样,太难求。
陈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姑娘认同了他,他才能听到真话。否则,他闲的没事干跑到乡下来yín诗nong对,难道是来泡妞?
“其实,从《葬hua辞》也可以联想到人身上,黛yù尽管寄人篱下,最起码还能填饱肚子做些诗词。可有些农民辛辛苦苦地种粮,到头来或许还填不饱肚子,甚至大年三十还揭不开锅。”
“你说的太对了,像我们村里就有些人在大年三十没吃的,跑到我家借粮食。村前那条路,镇里前几年说修,可修了几年也没修起来。还是村里人自己出工出力才铺上石子路。”姑娘一说起村里的事,有点刹不住嘴,见到陈浩听的tǐng有兴致,不由地笑道:“同志,你是下来采风的吧,一看你那样就像个大作家。”
在后面的艾解放听到姑娘的话后,差点笑出声。他急忙走出房间,在外面捂着肚子痛笑了一回。他掏出烟点上,狠狠地吸一口。
“nainai的,唠嗑原来也能搞得如此高雅”